[发明专利]脊椎植入结构体及其套件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90621.7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6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曾昌和;蔡孟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力生技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微创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A61B17/8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刘金凤;赵燕力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脊椎 植入 结构 及其 套件 | ||
1.一种脊椎植入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脊椎植入结构体具有收合与扩张两状态,其包括:
一本体,当该脊椎植入结构体为收合状态时,该本体为中空圆柱体,该本体由下列部分组成:
一第一部分;
一第二部分,该第二部分不与该第一部分重叠;
至少一扩张臂,该扩张臂的一端连接该第一部分,另一端为一自由端;以及
至少一支撑臂,该支撑臂的一端连接该扩张臂,该支撑臂的另一端连接该第二部分;
其中该支撑臂包含多个弱化处,当该第一部分与该第二部分之间的距离改变时,该支撑臂于该些弱化处弯折,带动该扩张臂移动,使该扩张臂与该第一部分之间的夹角增加并扩张该脊椎植入结构体,并使该脊椎植入结构体成为扩张状态;
其中该第一部分、该第二部分、该扩张臂及该支撑臂为一体成形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椎植入结构体,其特征在于,该扩张臂的个数为3个以上,且该些扩张臂等间隔连接该第一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椎植入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部分与该第二部分之间的距离增加时,该扩张臂与该第一部分之间的夹角随之增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椎植入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部分与该第二部分之间的距离减少时,该扩张臂与该第一部分之间的夹角随之增加。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椎植入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脊椎植入结构体还包括:
一固定螺筒,套合于该第一部分内侧,该固定螺筒的一端抵接该第二部分,用以固定该第一部分与该第二部分之间的距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脊椎植入结构体,其特征在于,该固定螺筒具有一突出部,该突出部的外表面具有一第一外螺纹,该第二部分具有一第一内螺纹,该第一外螺纹与该第一内螺纹相配,以使该突出部锁接该第二部分。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脊椎植入结构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部分的部分内表面具有一第二内螺纹,该固定螺筒的部分外表面具有一第二外螺纹,该第二内螺纹与该第二外螺纹相配。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脊椎植入结构体,其特征在于,该固定螺筒的筒壁具有至少一通孔,用以注入骨水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椎植入结构体,其特征在于,该些弱化处为V形或凹形切口。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椎植入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脊椎植入结构体还包括:
一套网;其中该套网的一端包括至少一个卡合孔,用以卡接于该至少一扩张臂上,且该套网的另一端通过一固定元件固定于该第二部分上,从而使该套网套设于该扩张臂的外表面上;其中该套网随该脊椎植入结构体的扩张而展开。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脊椎植入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当该脊椎植入结构体扩张时,该套网脱离该固定元件。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椎植入结构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部分的内径大于该第二部分的内径。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椎植入结构体,其特征在于,该扩张臂及该支撑臂由该本体切割而出。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椎植入结构体,其特征在于,该支撑臂的数量与该扩张臂相同。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椎植入结构体,其特征在于,该脊椎植入结构体于扩张状态时的容积大于其于收合状态时的容积。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椎植入结构体,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包含至少一个卡沟定位凸块以及至少一延伸肋条,该延伸肋条由该卡沟定位凸块朝该扩张臂延伸,用以增强该第一部分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力生技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微创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力生技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微创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062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