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人工油体制备固定化多酶生产肌醇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88371.3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08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8 |
发明(设计)人: | 游淳;韩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62 | 分类号: | C12N15/62;C12N15/70;C12N1/21;C07K19/00;C12P7/18;C12R1/19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300308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人工 体制 固定 化多酶 生产 技术 | ||
1.一种基于人工油体制备固定化多酶生产肌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如下:利用基因合成的方法合成油质蛋白基因;利用基因工程方法获得肌醇制备所需葡聚糖磷酸化酶、葡萄糖磷酸变位酶、肌醇-3-磷酸合成酶和肌醇单磷酸酶的蛋白基因;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构建油体蛋白和各个目标蛋白酶表达载体;将表达载体转入表达宿主菌E .coli BL21(DE3)中,获得用于表达融合蛋白的工程菌株;将诱导表达的工程菌株超声破碎,获得融合蛋白;将获得的融合蛋白按照比例均匀混合后与油体、卵磷脂混合超声处理,或将获得的融合蛋白分别单独与油体、卵磷脂混合超声处理后再按照比例均匀混合,利用油体蛋白的特异疏水性使融合蛋白锚定到新组成的人工油体上,形成含有目标蛋白酶的人工油体,即固定化酶;其中,所述融合蛋白是肌醇制备所需的多个融合蛋白,由葡聚糖磷酸化酶-油脂蛋白融合蛋白,葡萄糖磷酸变位酶-油脂蛋白融合蛋白,肌醇-3-磷酸合成酶-油脂蛋白融合蛋白和肌醇单磷酸酶-油脂蛋白融合蛋白组成;所述融合蛋白的混合比例是葡聚糖磷酸化酶-油脂蛋白融合蛋白:葡萄糖磷酸变位酶-油脂蛋白融合蛋白:肌醇-3-磷酸合成酶-油脂蛋白融合蛋白:肌醇单磷酸酶-油脂蛋白融合蛋白=1-2:1-2:6-8: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化酶是用人工油体固定化的酶,用于制备肌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表达的工程菌株超声破碎的条件条件为:功率40-60%;破碎时间5-15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蛋白的混合比例是葡聚糖磷酸化酶-油脂蛋白融合蛋白:葡萄糖磷酸变位酶-油脂蛋白融合蛋白:肌醇-3-磷酸合成酶-油脂蛋白融合蛋白:肌醇单磷酸酶-油脂蛋白融合蛋白=1.25:1.25:7.2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体是一种或多种选自麻风树种子油、菜籽油、猪油、大豆油、花生油、棉籽油、棕榈油、椰子油、食用废油的动植物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蛋白与油体、卵磷脂按比例混合超声处理的条件为:功率20-30%;破碎时间5-10min,将超声处理后的混合物于10000rpm/min下离心10min,收集上层白色物质,即为人工油体固定化多酶。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淀粉或淀粉衍生物为原料,利用所述固定化多酶,通过酶催化转化法制备肌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肌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催化转化法具体为:取淀粉或淀粉衍生物5~15g/L,pH值为7~7.5的HEPES缓冲液80~120mM,无机磷酸根8~12mM,二价镁离子3~7mM,锌离子或锰离子0.3~0.7mM,异淀粉酶0.8~1.2U/ml,固定化多酶1-10mg/ml,在65~75℃进行酶催化转化反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肌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结束后进行固液分离,收集所述固定化多酶,循环利用于制备肌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肌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循环利用1~10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肌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循环利用1~8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837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启闭机油缸
- 下一篇:内置式可升降柔性屏高铁车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