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全血分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79204.2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8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思卉;陈希;杨慧;张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曹卫良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流控 芯片 基于 分离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的微流控芯片,当全血流经所述分叉支路通道口时,血细胞受到两侧的非对称剪切力,会选择流速大流阻小的所述主通道继续前进,而部分血浆则会进入所述分叉支路通道,本发明提供的微流控芯片,通过分叉多支路结构所构建的微流控芯片能够实现无需外源动力的全血分离;当所述微流控芯片通过位于分叉支路通道的流阻调节单元130进行流阻调节,实现调节血浆的收集效率;所述微流控芯片通过位于末端的毛细泵单元140提供毛细驱动力及实现定量、收集血浆/血清的功能,最终实现片上自驱动式的全血分离。本发明提供的微流控芯片,在集成化、微小型化的床旁即时检测领域展现巨大的应用潜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流控技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全血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血液作为临床诊断中最普及的样本,包含了人体中极大比例的疾病标志物,适用于如免疫诊断、临床生化、分子诊断等多种检测,是目前最为常用的样本对象。大部分针对血液进行的检测,需要在样品预处理阶段,从血液中去除血细胞进行血浆或血清的提取,或需要富集血液中的细胞,以进行相关的下一步检测。与传统的离心、过滤和盐析等全血分离的方法不同,在微流控技术、芯片实验室等新兴的体外诊断领域,需要相应的新型微型化,高集成度的全血分离方法。
目前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全血分离方法可根据有无外源物理场提供动力而分为主动与被动式两类。主动式方法由于涉及磁、电、超声波等复杂控制结构,不易与其他微流控功能器件集成。被动式方法主要依靠流体动力学与微通道几何结构实现血液不同的行为控制,制备工艺相对简单,易于集成,在开发微小型化的床旁检测(Point-of-care)仪器上显现优势。根据分离原理的不同,被动式微流控全血分离方法可分为过滤、沉降和细胞定向迁移三种。与另外两种方法不同,细胞定向迁移法通过对血细胞运行轨迹进行定向操控以实现有效的血浆提取,在开发易操控的高纯度全血分离器件领域具有优势。
目前细胞定向迁移法用于全血分离主要有以下两种实现方案:1、确定性侧向位移法,血液在层流过程中通过一系列规则有序的微结构,细胞会根据自身不同的尺寸发生确定性的侧向位移,由此实现血浆和血细胞的分离;2、流体动力法,利用竖直或弯曲管壁对细胞产生的惯性力、粘滞力、迪恩涡等方式实现细胞的定向侧向迁移,达到与血浆分离的目的。
由于血液本身粘稠度高,血浆分离后会进一步增大,所以目前基于上述两种方法实现的全血分离均需要通过负压泵或流体泵给血液提供动力控制,不易于整体分离装置的微小型化。
发明内容
有鉴如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集成化及微小型化程度高的微流控芯片及基于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的全血分离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流控芯片,包括:至少一分叉支路单元,任意一所述分叉支路单元包括主通道以及由所述主通道延伸出的至少一分叉支路通道,任意一所述分叉支路单元前端和后端均设有流阻调节单元,所述流阻调节单元对所述分叉支路单元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进行流阻调节,当全血流经所述分叉支路通道口时,血细胞受到两侧的非对称剪切力,会选择流速大流阻小的所述主通道继续前进,而部分血浆则会进入所述分叉支路通道。
在一些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分叉支路通道的宽度为10~500微米,所述主通道宽度为20~1000微米。
在一些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进样口单元,所述进样口单元在圆周边缘设有微柱阵列,在血液经所述进样口单元可过滤尺寸较大的聚团细胞以及杂质。
在一些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微柱的直径为10~500微米,所述微柱间距为10~500微米。
在一些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进样口单元的一端设有引流挖口,通过所述引流挖口可避免血液在所述微柱阵列过滤时堵塞。
在一些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主通道与分叉支路通道流阻比例为1:2.5~1:2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92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