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控转向装置及起重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65088.9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5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丁宏刚;赵留福;曹光光;马云旺;刘桂昌;马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B62D6/10;B62D15/02;B62D5/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向 装置 起重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控转向装置,包括第一传动机构、液压助力转向器、电机、控制器、信号发生装置和安装在底盘驾驶室内的方向盘;方向盘的末端和液压助力转向器相连接,液压助力转向器带动车轮转向;电机的输出端和第一传动机构的一端相连接,第一传动机构的另一端连接在液压助力转向器和方向盘之间,控制器分别和信号发生装置及电机信号连接;操纵方向盘通过液压助力转向器带动车轮转向;信号发生装置发送指令至控制器,控制器通过电机带动液压助力转向器带动车轮转向;本发明能够实现对车辆转向的双控制,提升车辆的转向轻便性和转向回正能力,提升了在小场地多作业需求场合的作业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控转向装置及起重机。
背景技术
当起重机完成A地点作业,转至B地点进行下一次作业时,操纵人员需要将上车专用作业装置收回,然后从上车专用操纵室回到地面,收起底盘活动支腿,进入底盘驾驶室,将车辆行驶到新的作业位置,支起支腿,再回到上车专用操纵室控制专用作业装置进行作业。当在一个小范围场地内,多个作业位置需求时,需要操纵人员频繁的从上车专用操纵室至底盘驾驶室来回更换位置,才能完成小区域不同位置吊装需求,极大影响作业效率。
目前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方向盘转向相对沉重,车辆自动回正效果欠佳,影响了驾驶的舒适性。同时目前转向系统传动比不可变,车辆在低速行驶时,方向盘转角较大而高速行驶时方向盘转角较小,方向盘转角较大时需要转向系统传动比小,以降低驾驶人员的劳动强度;方向盘转角较小时需要转向系统传动比大,降低方向盘的灵敏度,以提高车辆高速行驶的稳定性。
目前车辆回正通过车桥的定位参数来实现,但由于转向系统摩擦力的影响,回正效果不尽理想,导致车辆出现行驶跑偏问题。
相关术语解释:线控转向总成:由涡轮、蜗杆、电机、角度传感器等组成。涡轮:涡轮蜗杆机构中的零件。蜗杆:涡轮蜗杆机构中的零件。涡轮蜗杆机构:传递两交错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电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为机械装置提供动力源。液压转向器:即液压助力转向器,根据输入转角控制液压油给转向桥助力。机械变速比液压转向器:转向器输入转角与转向器垂比转角的比值随着输入转角而变化的液压转向器。角传动器:改变机械传动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控转向装置及起重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起重机在多个作业位置需求时,需要频繁的更换位置,作业效率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控转向装置,包括第一传动机构、液压助力转向器、电机、控制器、信号发生装置和安装在底盘驾驶室内的方向盘;
所述方向盘的末端和所述液压助力转向器相连接,所述液压助力转向器带动车轮转向;
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液压助力转向器和方向盘之间,所述控制器分别和所述信号发生装置及电机信号连接;
操纵方向盘通过液压助力转向器带动车轮转向;所述信号发生装置发送指令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电机带动所述液压助力转向器带动车轮转向。
进一步地,还包括力矩传感器,所述力矩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方向盘和所述液压助力转向器之间;所述力矩传感器和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方向盘和所述液压助力转向器之间;所述角度传感器和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为蜗轮蜗杆机构或轮系。
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力矩传感器,多个所述力矩传感器分别安装在蜗轮蜗杆机构的输入端、输出端、电机的输出端以及液压助力转向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50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