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灼烧生料无害化处理磷尾矿和磷石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63418.0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4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舒建成;罗正刚;李兵;陈梦君;王小权;吴宇昊;王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01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灼烧 生料 无害化 处理 尾矿 石膏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灼烧生料无害化处理磷尾矿和磷石膏的方法,主要特征在于选择灼烧生料作为处理剂,通过配料装置,将灼烧生料、磷尾矿以及磷石膏运送至搅拌混匀装置,混合均匀后输送到渣场进行堆存。本发明采用的灼烧生料处理剂相比传统生石灰具有粒径小、成本低、活性高、原料易制备等优势。同时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设备易得,且能大幅降低人力和设备成本,为今后磷尾矿和磷石膏的资源化利用创造条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领域,涉及湿法磷化工行业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领域。
背景技术
磷石膏是指在磷酸生产中用硫酸与磷矿反应排放出的工业固体废物,其主要成分是CaSO4·2H2O,另外含有少量未浸出的含磷矿物、氟化物、磷酸、有机质、酸不溶物、铁铝化合物等杂质。随着我国磷化工企业的快速发展,磷石膏排放量增加。目前我国磷石膏年排放量已达5000万t左右,累计堆存量超过2亿t。国内磷石膏还没有较好的利用途径,大多采用直接填埋堆存处理处置,既占用土地,又浪费资源,其中含有磷、氟、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容易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总之,磷石膏已严重制约着整个磷化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磷尾矿是指在湿法磷酸生产中浮选工艺过程产生的副产物,其主要成分含有白云石(CaMg(CO3)2)、(Ca5(PO4)3F)、CaSO4·2H2O以及SiO2。目前,我国磷尾矿的综合利用率只有7%左右,大量浮选尾矿直接堆存在尾矿库。尾矿库中的浮选尾矿会对矿区周边环境造成污染。主要表现在:降雨条件下,一些有害化学元素发生迁移转化,对大气、水、土壤造成严重污染;此外,浮选尾矿残留的浮选剂也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灼烧生料是水泥生料经水泥窑尾预热器中的高温预热、脱水、去有机质,且其中生料主要原料-石灰石(石灰石中CaCO3大于90%以上)在水泥窑分解炉发生高温分解,当物料在分解炉中分解到90-95%之间, 便经预热器系统中的末级预热器进行料气分离,此时形成的物料便是灼烧生料。相比传统碱性物料,灼烧生料中CaO含量达75%以上,纳米级CaO具有高反应活性,灼烧级SiO2、Al2O3、Fe2O3能进一步提升该碱性物料活性。此外,相比传统生石灰,灼烧生料具有活性高、成本低等优势。
磷石膏的pH值在2~4之间,其中含有可溶性金属离子,如Ca2+、Mg2+、PO43-、F-、Zn2+、Fe2+、Pb2+、Al3+、Cu2+、Cr6+、As2+。磷尾矿的pH值范围在6~7,磷石膏中的白云石(CaMg(CO3)2)与磷尾矿中的H+反应生成Mg2+和Ca2+可稳定固化磷石膏中PO43 -和F-;此外,灼烧生料种释放出大量的Ca2+和OH-能够促进磷石膏和磷尾矿PO43 -和F-的稳定固化。上述过程涉及的主要反应方程式如下:
CaO+H2O→Ca(OH)2 (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科技大学,未经西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34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