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移动式可装卸多功能一体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60913.6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791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胜;孙文怀;董金玉;张瑞芳;高美丽;李鹏;蔡海宁;王跃辉;何民强;张方安;蔡会杨;郭秋霞;蔡晓华;李昆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P1/00 | 分类号: | B60P1/00;B60R3/00;B60S9/12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8 | 代理人: | 轩文君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移动式 装卸 多功能 一体机 | ||
本发明涉及车载移动式可装卸多功能一体机,针对现有技术中挖掘机和装卸自卸车分别在进行挖掘转运的过程中,配合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兼顾了挖掘机和装载车两者的优点,具备自行装卸物料、大范围长距离转运、大量物料转移运输的优点,同时增加辅助支撑装置大大提高挖掘臂在物料装卸及挖掘过程中的稳定支撑的可靠性,且辅助支撑装置可以根据挖掘臂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进行可靠支撑,进一步提高整体的稳定性,同时加入了爬梯装置,在使用者对装载车内部进行查看时,实现开合两种不同状态的切换,且节省空间,操作简单,极大程度上方便了使用者,本发明为建筑施工和土木施工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有效地提高了工程施工的效率,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运输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车载移动式可装卸多功能一体机。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土木工程、市政工程以及水利等工程中,普遍会应用到挖掘机和装卸自卸车,挖掘机在物料挖掘、转运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装卸车则将物料进行中小范围内进行快速的转移,两者相互配合,从而促进建筑施工和土木工程施工的效率,可是在两种车辆的配合中,往往存在各种问题,例如,挖掘装料速度的快慢,影响装车的速率,如果建筑单位投入大量的装卸车进行物理转移,往往由于挖掘机装卸速率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大量的装卸车白白浪费掉大量的装卸时间,但是如果装卸车投入过少,在挖掘机完成整车装卸后,下一辆装卸车还未到,如此则浪费了挖掘机的挖掘时间,两者都大大降低了工程施工的效率;尤其是工程线路较长而工程量又较小的工况下挖掘机和装卸车的施工效率更为不高。因此,我们亟待一种能将两者结合起来既具备挖掘、装卸的功能,同时还具有大范围转运及大量物料转移的功能的一体施工机,但是在两者结合的过程中,往往存在装卸车无法有效对挖掘工作进行支撑的问题,因此呢,我们提出一种车载移动式可装卸多功能一体机用于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移动式可装卸多功能一体机,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车载移动式可装卸多功能一体机,包括装载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车体的前端连接一挖掘臂,所述的挖掘臂由安装在装载车体前端的操作台且经两者之间电连接的控制器进行控制,驱动挖掘臂完成各项动作指令,所述的装载车体上安装有辅助支撑装置,使得挖掘臂在进行工作时,辅助支撑装置能有效对装载车体及其上的挖掘臂进行可靠支撑,所述的装载车体的一侧壁上连接有一爬梯装置;
所述的爬梯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装载车体一侧壁上的连接盘,所述的连接盘上铰接一矩形框,所述的矩形框的另一侧连接一固定轴,所述的固定轴与安装在装载车体上的L形杆配合,满足矩形框可以挂靠在装载车体与地面之间,所述的装载车体上还连接有一卡杆,满足矩形框与卡杆配合可使其贴合车体侧壁放置,所述的矩形框内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组转动连接在矩形框内的脚踏板,所述的脚踏板的转动轴一端连接一蜗轮,多组所述的蜗轮啮合一转动连接在矩形框上的蜗杆,所述的蜗杆一端连接一把手,所述的把手内螺纹配合一螺栓,所述的矩形框上开有两组限位孔,所述的螺栓与两组限位孔配合,满足螺栓与限位孔的配合限制蜗杆的转动;
所述的辅助支撑装置包括开在装载车体内且与挖掘臂水平面的转轴同轴设置的容纳腔,所述的容纳腔内转动连接一与挖掘臂水平面的转轴同轴设置的长齿轮,所述的长齿轮由安装在容纳腔内的驱动电机进行驱动,所述的驱动电机连接控制器,所述的长齿轮沿着装载车体四周均布啮合有四组与装载车体滑动配合的齿条,且四组齿条分别在长齿轮竖直方向上的不同位置进行啮合,所述的齿条远离长齿轮的一端连接有液压伸缩杆,所述的液压伸缩杆的端部连接一支撑盘,四组所述的液压伸缩杆均与控制器相连接,满足控制器驱动不同位置的液压伸缩杆上的支撑盘与地面接触完成支撑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未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09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却塔的循环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利用压力波动测量气液多相流流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