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式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58145.0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35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寅立;薛飞;林磊;余伟炜;周帅;浦燕明;高红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00 | 分类号: | F22B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殷増浩 |
地址: | 215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自然 循环 蒸汽 发生器 | ||
1.一种立式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包括具有入口和出口且内部形成有换热腔的罐体、设于所述罐体换热腔内的多根U形换热管、对多根所述U形换热管进行支撑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由所述入口侧至出口侧依次间隔排布在所述换热腔内的多块第一支撑板,各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均开设有供所述U形换热管穿过的第一通孔,相邻的两块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形成有供冷却水流动经过的换热通道,且相邻的两个所述换热通道之间相连通,经所述换热通道流过的冷却水的流动方向能够沿所述蒸汽发生器的左右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支撑板具有与所述罐体内表面靠拢接触的接触边和与所述罐体内表面不接触的非接触边,所述非接触边有且仅有一个,相邻的两个所述换热通道在所述非接触边与所述罐体内表面之间的位置处连通;各所述换热通道均具有冷却水进入的进入侧和冷却水流出的流出侧,所述换热通道的内部空间由其进入侧向流出侧逐渐缩小;
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非接触边的位置分别位于相反的两侧;各所述第一支撑板均倾斜设置,且各所述第一支撑板均由其非接触边向非接触边相对的另一侧边自下而上倾斜;
各所述第一支撑板所在平面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45°;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一通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支撑板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值等于所述第一支撑板所在平面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值;
所述罐体的入口位于其底部,所述罐体的出口位于其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开设的第一通孔内周均具有与U形换热管接触并支撑所述U形换热管的多个间断分布的支撑面、连接在各所述支撑面之间且与所述U形换热管的外周面形成间隙的导流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式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方且靠近所述出口一侧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开设有供所述U形换热管穿过的第二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所在平面与水平方向平行,且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的第二通孔的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814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