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感应模组、触控面板及电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55105.0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7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唐根初;陈禄禄;许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史治法 |
地址: | 330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 模组 面板 电子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触控感应模组、触控面板及电子装置,所述触控感应模组包括弹性基材层,及设置于所述弹性基材层的驱动电极层和感应电极层;所述驱动电极层和所述感应电极层分别包括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子电极;所述驱动子电极和所述感应子电极为金属网格,所述金属网格中的金属线为波浪状;所述驱动子电极和所述感应子电极在所述弹性基材层表面的正投影有交叉。由于将驱动电极层和感应电极层设置于可拉伸的弹性基材层,且金属网格中的金属线为波浪状,使得所述触控感应模组被拉伸时,金属网格中的金属线由波浪状拉伸至直线状,提高了触控感应模组的可拉伸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感应模组、触控面板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子设备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具有触控面板的触控感应模组产品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触控性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市面上主要的消费电子设备按屏幕形态可以划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搭载平面显示屏的设备,如苹果iphone XR、华为P30、OPPO R17、VIVO X27等,这种产品目前比较常见,其显示屏可以用普通LCD屏,也可用硬质OLED屏、触控方案可用In-cell、SITO、DITO等技术,这些技术都比较成熟,故这种设备性价比也较高;第二种是搭载固定弯曲屏幕的设备,如三星的Galaxy Note 9、S10、华为Mate20 Pro、P30 Pro等,其显示屏都采用柔性OLED技术,触控方案多为SITO或Y-OCTA,这种设备多为高端产品;第三种是新兴的可折叠屏设备,如柔宇发布的柔派、三星发布的Galaxy Fold、华为发布的Mate X等,其显示屏也采用的柔性OLED屏,触控层除了三星可以沿用自有Y-OCAT技术,其他终端因为屏厂内嵌式触控方案良品率低等技术问题,必须采用外挂式触控的方案,而目前常见的外挂式触控感应模组多采用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s,ITO)作为导电材料,但ITO材质比较脆,不耐拉伸,容易折断,影响产品的触控性能。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拉伸性能的触控感应模组、触控面板及电子装置。
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感应模组,包括弹性基材层,以及设置于所述弹性基材层的驱动电极层和感应电极层;
所述驱动电极层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驱动子电极,所述感应电极层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感应子电极;
所述驱动子电极和所述感应子电极为金属网格,所述金属网格中的金属线为波浪状;所述驱动子电极和所述感应子电极在所述弹性基材层表面的正投影有交叉,使得所述驱动电极层、所述弹性基材层和所述感应电极层共同形成多个感应电容单元。
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触控感应模组中,包括设置于弹性基材层的驱动电极层和感应电极层,驱动电极层包括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驱动子电极,感应电极层包括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感应子电极,由于驱动子电极和感应子电极在弹性基材层的正投影有交叉,使得驱动电极层、弹性基材层和感应电极层三者之间共同形成多个感应电容单元,可以基于施加于所述触控感应模组的触控而产生电容变化量。通过将所述感应电容单元分别与控制器连接,使得控制器基于获取的电容变化量来确定触控的位置和/或压力的大小。由于将驱动电极层和感应电极层设置于可拉伸的弹性基材层,使得该触控感应模组具有可拉伸的性能;通过将所述驱动子电极和所述感应子电极设置为金属网格,且设置所述金属网格中的金属线为波浪状,使得所述触控感应模组被拉伸时,金属网格中的金属线由波浪状拉伸至直线状,提高了触控感应模组的可拉伸性能,有效地避免了金属线在拉伸的过程中被折断,使得所述触控感应模组具有优良的拉伸性能。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应电容单元沿垂直于其中心轴的方向均匀排列,以便于后续通过控制器基于所述感应电容的电容变化量来计算并获取触控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可以包括触控的压力信息和/或位置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51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