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53362.0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93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胜;王树东;高杨;李德意;林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23/755 | 分类号: | B01J23/755;B01J23/89;F23G7/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周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0 | 代理人: | 张莹;周游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催化剂包括铁基复合金属氧化物。该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和高温稳定性,且制备过程简单方便,成本低,无副产物,能耗低,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催化剂以及环境保护领域。
背景技术
丙烯酸是有机化工生产中一种用途广泛的重要的产品和原料。由丙烯醛氧化或由丙烯腈水解制得,也可由一氧化碳、乙炔和水在镍催化剂作用下制得。丙烯酸可以用作粘合剂、涂料、树脂等的原料;由本品合成的树脂可分别用于制药、皮革、纺织、造纸、化纤、橡胶、建材、塑料、包装材料、水处理、石油开采等工业方面。
目前工业生产中主要使用的是丙烯氧化法,丙烯反应生成丙烯醛后,然后再被进一步氧化成丙烯酸,经吸收塔吸收后产生的废气称为吸收塔尾气。吸收塔尾气中含有丙烯、丙烷、丙烯酸、丙烯醛、乙酸等VOCs气体,其中丙烯醛沸点为52.5℃,无色透明且有恶臭,属于高毒类,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和催泪性。2017年10月27日,丙烯醛列为三类致癌物清单中。吸入丙烯醛蒸气,可导致支气管炎、肺气肿、胸部压迫感等。根据我国最新《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排放的废气中丙烯醛含量应不高于3mg/m3。直接将吸收塔尾气排放到大气中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丙烯醛作为丙烯酸尾气中的特征污染物,其催化净化效率尤为重要。工业上处理废气的方法主要是催化燃烧法,主要采用Pd、Pt、Rh等贵金属催化剂。由于贵金属的储量有限,属于稀有金属,用它作为催化剂成本太高;并且贵金属催化剂在较高温度下使用时会使活性组分烧结,降低催化活性。
发明内容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尖晶石结构的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和高温稳定性,且制备过程简单方便,成本低,无副产物,能耗低,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本申请提供的催化剂,所述催化剂包括铁基复合金属氧化物。
可选地,所述铁基复合金属氧化物为尖晶石结构,如式Ⅰ所示:
AM2O4式I
式I中,所述A选自过渡金属Ⅰ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过渡金属Ⅰ选自镍、铜、锰中的至少一种;M为Fe。
优选地,所述A为镍。
可选地,所述催化剂还包括过渡金属Ⅱ,所述过渡金属Ⅱ负载在所述铁基复合金属氧化物上;所述过渡金属Ⅱ选自铜、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过渡金属Ⅱ在所述催化剂中的质量含量为0.1~20%。
可选地,所述过渡金属Ⅱ在所述催化剂中的质量含量上限选自20%、18%、16%、14%、12%、10%、8%、6%、4%、2%、1%、0.8%、0.4%,下限选自0.1%、0.4%、0.8%、1%、2%、4%、6%、8%、10%、12%、14%、16%、18%。
优选地,所述尖晶石结构的铁基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iFe2O4。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催化剂的方法,所述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将含有过渡金属Ⅰ源、铁源、沉淀剂的混合物,反应,之后水热处理,得到所述铁基复合金属氧化物。
可选地,上述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向含有过渡金属Ⅰ源和铁源的溶液中加入沉淀剂,搅拌1~20h,在水热反应釜中水热处理,洗涤,干燥Ⅰ,研磨,即可得到所述铁基复合金属氧化物。
可选地,所述干燥Ⅰ的条件为:在60~120℃下,干燥8~24h。
可选地,所述反应在室温下进行;所述反应时间为1~20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33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