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度脑刺激的配置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44730.5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751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8 |
发明(设计)人: | 徐雅洁;顾卫国;邱晶;范梅生;马昌玉;张寅;刘兆邦;吴振洲;夏思萍;杨晓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苏州市广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N2/04 | 分类号: | A61N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张川 |
地址: | 2151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度 刺激 配置 方法 系统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度脑刺激的配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数据、形成刺激通道以及深度刺激。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深度脑刺激的配置系统及电子设备、储存介质。本发明通过主控板对多个刺激通道的脉冲信号的频率、相位信号的单独调节,使得多通道之间电磁场叠加合成实现深度脑区的精准刺激的功能,提高对功能性和器质性精神病变的治疗效果。另外,每个刺激通道配置单独的控制单元分别为各个通道的线圈提供刺激信号,提高了该装置的灵活性与精准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脑神经功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深度脑刺激的配置方法。
背景技术
理解大脑的运转机制,是人类与科学面临的最伟大的挑战之一,目前,世界各国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进行脑部功能研究。美国把九十年代最后十年定为“脑的十年”,欧洲确定了“脑的二十年研究计划”,脑科学的研究热潮遍布全球,中国也已加入全球人类脑计划之中,“了解大脑、认识自身”是21世纪的科学面临的最大挑战。
经颅磁刺激技术利用物理手段施加电磁场脉冲波给予特定的脑区有规律的刺激,从而实现对神经信号的有效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精神状况症状,且无明显副作用,因此应用于各种精神官能失调疾病中。经颅磁刺激技术利用电线圈施加高压大电流脉冲产生刺激神经活动的电场,由于电磁场分布的连续性和随距离衰减的特性,为了在目标刺激靶区产生满足神经激活的电场强度结果,往往需要施加较大的刺激电脉冲,也就是说距离线圈越近,电磁场强度越高,这样刺激实现实际上是条状或者面状。通过改进磁刺激线圈的结构,可以提高刺激电磁场的聚焦性和强度,但是无法实现仅目标靶区的精确刺激,尤其在深度脑区激发的应用中,经颅磁刺激应用中受到诸多限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深度脑刺激的配置方法。
本发明通过利用多通道刺激信号调制和叠加补偿,实现深度脑区精确磁刺激的功能,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度脑刺激的配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数据,通过对目标头颅的扫描建立三维立体模型,所述三维立体模型包括待刺激的目标区域的坐标;
形成刺激通道,根据所述三维立体模型配置若干线圈至目标头颅的设定位置,所述线圈对应连接一控制单元以形成刺激通道;
深度刺激,配置若干所述刺激通道的输出脉冲信号在所述目标区域的坐标处进行叠加补偿,以获得所需刺激值并进行深度脑刺激。
优选地,在步骤深度刺激中,所述配置若干所述刺激通道的输出脉冲信号还包括:
若干所述刺激通道通过主控板发送的指令进行配置,所述主控板发送指令给若干所述控制单元,以使得所述线圈接收脉冲信号并作用于目标区域。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振荡器,所述振荡器用于产生高频载波信号与低频有效信号,所述控制单元输出将所述低频有效信号加载到所述高频载波信号上的载波脉冲信号,所述线圈接收所述载波脉冲信号;若干不同的所述载波脉冲信号在目标区域叠加补偿以获得所述刺激值并进行深度刺激。
优选地,所述刺激通道包括第一刺激通道与第二刺激通道,所述第一刺激通道包括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振荡器,所述第一振荡器产生第一高频载波信号与第一低频有效信号;所述第二刺激通道包括第二控制单元,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包括第二振荡器,所述第二振荡器产生第二高频载波信号;所述第一振荡器与第二振荡器产生的载波信号在目标区域叠加补偿获得所述第一低频有效信号即所述刺激值。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开关组件,当所述高频载波信号与低频有效信号达到设定阈值信号时,所述高频载波信号与低频有效信号所对应的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打开,通过充放电电路使得所述低频有效信号加载到所述高频载波信号形成所述载波脉冲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苏州市广济医院,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苏州市广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47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