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调节光照强度优化发芽薏米中多酚类物质含量积累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39397.9 | 申请日: | 2019-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6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 发明(设计)人: | 陈益胜;卫晓;徐学明;金征宇;田耀旗;杨哪;柏玉香;龙杰;黄彩虹;舒蓝萍;陈启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A01G7/04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时旭丹;张仕婷 |
| 地址: | 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蠡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调节 光照强度 优化 发芽 薏米 中多酚类 物质 含量 积累 方法 | ||
通过调节光照强度优化发芽薏米中多酚类物质含量积累的方法,属于植株培育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将薏米种子先用去离子水清洗,再浸泡于次氯酸钠溶液中消毒,随后滤出薏米种子,用去离子水清洗、浸泡;将浸泡后的薏米种子在一定光照强度和一定湿度、温度条件下培养发芽,即能够优化发芽薏米中多酚类物质含量积累。本发明方法简单,快速高效,显著地提高了发芽薏米中多酚等活性物质的积累,提高发芽质量和效率,增加发芽薏米的抗氧化性、抗癌性等,促进发芽薏米进一步的高值化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调节光照强度优化发芽薏米中多酚类物质含量积累的方法,属于植株培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薏米(Coixlachryma-jobi L.),又名薏苡仁、薏仁、苡米等,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由于其较高的营养保健功能和药用价值而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药食两用资源。《本草纲目》中记载:“苡仁属土,阳明药也,能健脾益胃”。我国薏米培育历史超过6000年,薏米在我国各地和亚洲其他国家均有分布,主产于福建、贵州、云雨、江苏、辽宁等地,是我国南方传统经济作物之一。
多酚类是对分子结构中含有若干个酚性羟基的一大类植物化学素的统称(包括类黄酮、酚酸、单宁、芪和木质素类等),多酚类物质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现已证实,薏米的多酚类物质具有很强的抗癌、抗肿瘤活性。有研究还发现薏米麸皮多酚对小鼠高尿酸血症具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曾有人还报道了薏米多酚提取物可以调节高脂膳食小鼠肠道菌群失衡。薏米也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通过调节光照强度优化发芽薏米中多酚类物质含量积累的方法,通过调整光照强度来进一步优化其内活性物质的积累,选出最适的光照强度,以此使发芽薏米活性物质含量有进一步的提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调节光照强度优化发芽薏米中多酚类物质含量积累的方法,步骤如下:首先将薏米种子先用去离子水清洗,再浸泡于次氯酸钠溶液中消毒,随后滤出薏米种子,用去离子水清洗、浸泡;将浸泡后的薏米种子在一定光照强度和一定湿度、温度条件下培养发芽,即能够优化发芽薏米中多酚类物质含量积累。
具体步骤如下:
(1)消毒:取薏米种子用去离子水清洗,再浸泡于质量浓度为1%~3%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消毒1~3h;
(2)清洗、浸泡:分离步骤(1)中消毒后的薏米种子,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随后将薏米种子在去离子水中浸泡16~24h;
(3)培养:将步骤(2)浸泡后的薏米种子置于设有24h常亮白炽灯的培养箱内进行培养;培养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90%~98%;培养直至芽长不再有明显增长。
步骤(1)中在质量浓度为1%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消毒1h。
步骤(3)中常亮白炽灯的光照强度为500~10000lx范围内。
步骤(3)中培养条件为25℃、相对湿度为95%。
步骤(3)中将薏米种子置于铺有两层滤纸的培养皿进行培养;培养时,每隔8h喷去离子水一次;培养时间为8~12h。
发芽是一种改善种子营养组成和加工特性的有效手段,本发明通过调整光照强度来进一步优化其内活性物质的积累,选出最适的光照强度,以此使发芽薏米活性物质含量有进一步的提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方法简单,快速高效,显著地提高了发芽薏米中多酚等活性物质的积累,提高发芽质量和效率,增加发芽薏米的抗氧化性、抗癌性等,促进发芽薏米进一步的高值化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5中多酚类物质-酚酸随发芽时间的变化曲线图。
图2是实施例1~5体外抗氧化活性随发芽时间的变化曲线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93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