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标签通信系统、便携式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39073.5 | 申请日: | 2019-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2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 发明(设计)人: | 本嶋弘明;野上英克;片冈新;川上健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G06K19/07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文娟;臧建明 |
| 地址: | 日本京都府京都市下京区盐小路通堀川***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标签 通信 系统 便携式 终端 以及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标签通信系统、便携式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未意图的RFID标签防止数据的读/写,由此实现与特定的RFID标签的通信。标签通信系统(1)包括:标签通信装置(100),与多个RFID标签(200)进行无线通信;以及拍摄装置(410),通过拍摄所述多个RFID标签(200)中的一个RFID标签,而以光学方式读取显示在所述RFID标签的RFID标签的标签ID;标签通信装置(100)包括:第一通信部(430),从拍摄装置(410)接收经读取的所述标签ID;以及第二通信部(110),对与所述标签ID对应的所述RFID标签进行数据的读取或写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标签通信系统、便携式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所谓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指与RFID标签进行无线通信,读出所述RFID标签的信息、或将信息写入所述RFID标签的技术,应用于各种产业领域。作为其一例,可列举针对生产线上的物品的应用。即,将RFID标签安装在生产线上的各物品,根据存储在所述RFID标签的信息,对各种生产步骤的进展进行监视及管理。
在此种应用例中,必须从多个RFID标签中对特定的RFID标签进行操作。专利文献1公开有一种可通过简单的构成来确定各RFID标签的位置的标签通信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6-0103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因由电磁波的反射所产生的多路径的影响,而导致RFID标签的位置确定变得不正确的可能性。其结果,存在对不在特定的位置上的未意图的RFID标签进行操作(数据的读/写)的担忧。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针对未意图的RFID标签防止数据的读/写,由此实现与特定的RFID标签的通信。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标签通信系统包括:标签通信装置,与多个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标签进行无线通信;以及拍摄装置,通过拍摄所述多个RFID标签中的一个RFID标签,而以光学方式读取显示在所述RFID标签中的RFID标签的标签标识符(identification);所述标签通信装置包括:第一通信部,从所述拍摄装置接收经读取的所述标签ID;以及第二通信部,对与所述标签ID对应的所述RFID标签进行数据的读取或写入。
根据所述构成,通过由如仅拍摄所述多个RFID标签中的一个RFID标签那样的拍摄范围狭小的所述拍摄装置来拍摄标签ID,而读入所述多个RFID标签中的一个RFID标签的标签ID。其后,通过对与所述标签ID对应的RFID标签进行数据的读取,而针对未意图的RFID标签防止读/写,由此可实现与特定的RFID标签的通信。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标签通信系统包括便携式终端,所述便携式终端包括:所述拍摄装置;以及第三通信部,将经读取的所述标签ID发送至所述标签通信装置。
根据所述构成,可将便携式终端用作拍摄装置。因此,无需准备多个便携式读写器,因此系统的安装容易。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标签通信系统中所包括的所述便携式终端包括显示经拍摄的所述RFID标签的图像的显示部。
根据所述构成,利用者能够以目视确认经拍摄的所述RFID标签的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姆龙株式会社,未经欧姆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90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