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窥镜用操作部和内窥镜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37531.1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0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王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山医疗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A61B1/005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刘代春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北区回兴***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窥镜 操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窥镜用操作部和内窥镜,操作部包括由链条组件、链轮、手轮和牵引钢丝构成的内窥镜用头端驱动结构;所述头端驱动结构还包括微型直流电机,微型直流电机用于构成链轮驱动的辅助动力。优选,微型直流电机由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牵引钢丝通过电阻应变式传感器与所述链条组件连接,电阻应变式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微型直流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链轮上同轴固定有从动轮;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形成动力传动关系。内窥镜包括前述操作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操作部结构简单、操作省力,旋转过程中力度均匀,操控舒适感强,并可避免弹射回位现象,提高手术安全性;内窥镜具有前述操作部相同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内窥镜,特别是一种内窥镜用操作部和具有该操作部的内窥镜。
背景技术
医用内窥镜操作部用于控制头端的上下左右弯曲运动,医生握持操作部对头端的运动进行控制,以完成相关消化道的检查和手术。每天医生都需要进行大量的手术,操作部的舒适性直接影响医生的使用体验,同时也会间接影响手术效果。现有技术的医用内窥镜手轮在转动时,随着头端弯曲角度的增大,所需的扭力会逐渐增大,长时间操作医生的手指极容易产生疲劳;另外,在手轮未锁定的情况下,当在头端弯曲角度较大时释放手轮,头端极易出现弹射回复的快速回位现象,此种情况容易对病员的腔壁造成损伤。为此,需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内窥镜操作部手轮仅仅依靠人力驱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辅助动力的内窥镜用操作部,从而大大减小医生操控操作部手轮所需的力度,保证旋转过程中力的均匀性,提高医生操控的舒适感。另外避免大角度时释放手轮产生的弹射现象,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前述操作部的内窥镜。
为实现第一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窥镜用操作部,包括由链条组件、链轮、手轮和牵引钢丝构成的内窥镜用头端驱动结构;所述头端驱动结构还包括微型直流电机,微型直流电机用于构成链轮驱动的辅助动力。
采用前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通过在头端驱动结构设置用于为链轮驱动提供辅助动力的微型直流电机,使得在医务人员操作过程中,可以借助电机驱动动力。从而大大减小医生操控内窥镜操作部手轮的操控力度,保证旋转过程中力的均匀性,提高操控性,降低劳动强度,避免或消除操作疲劳,确保相关手术质量。并且,可利用电机的正反转特性,能够避免大角度时释放手轮产生的弹射回复的快速回位现象,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微型直流电机由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牵引钢丝通过电阻应变式传感器与所述链条组件连接,电阻应变式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以通过传感器检测医生转动手轮后形成牵引钢丝力度的变化情况,当力度达到一定程度后,通过控制单元启动直流电机而形成动力辅助,从而接替徒转动手轮,降低劳动强度,从而形成通过力度大小情况触发电机启动的自动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山医疗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金山医疗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75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拧紧轴螺钉套入检测装置
- 下一篇:飞轮电池的充放电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