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气治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30897.6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8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彭芬;汪壮;吴卫;何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10 | 分类号: | B01D46/10;B01D46/24;B01D53/06;F23G7/07;B01D46/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邹剑峰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气 治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气治理装置,包括依次对接连通的预处理段、吸附浓缩段以及脱附净化段;预处理段与连接废气收集系统的装置入口对接,内部包括若干级过滤模块;吸附浓缩段包括对废气进行吸附净化的浓缩转轮,预处理段的出口与浓缩转轮的吸附区对接,浓缩转轮的出口端对接至系统风机,并通过系统风机连接的排气筒对净化后的废气进行排放。本发明集预处理、废气吸附浓缩、脱附净化于一体,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净化效率高、能耗低、运行成本低,可广泛应用于中小风量、低浓度及浓度波动废气的净化,设备维护方便快捷,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废气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气治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气排放量巨大,且排放行业众多,如涂装、石油化工、包装印刷、家具制造等均会产生工业废气排放。工业废气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性质各异,而且不同行业废气排放特点不同,尤其涂装行业普遍存在漆雾颗粒和有机废气共存的现象。常见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分为两大类,一是回收法,二是销毁法。回收法主要针对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废气组分,而没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废气往往采用销毁法,将废气直接进行销毁去除。常见的回收法包括: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和膜分离法等。常见的销毁法包括:吸附法、直接燃烧法、催化燃烧法、蓄热式热力氧化法和蓄热催化氧化法等。吸附法是采用吸附材料对废气进行吸附净化,待吸附材料饱和后需进行更换,而更换下来的吸附材料是危险废弃物,必须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因此该技术的运行维护费用较高,或者为吸附设备配置脱附系统,将吸附饱和的吸附材料进行脱附再生,这样一来,设备的初期投资费用较高。蓄热式(催化)氧化法适用于废气持续排放的工况,且初期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较高。
针对现行各种技术在各自处理低浓度、大风量的含颗粒污染物工业废气污染时存在的设备投资大、运行成本高、去除效率低等问题,出现了一种转轮浓缩+催化燃烧组合净化的工业废气组合处理工艺,但是现有的这种组合净化系统占地面积较大、余热未充分利用、使用范围有限,且预处理效率不高,影响后续废气治理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转轮浓缩技术处理工业废气存在的设备效率低、占地面积较大、余热未充分利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利用转轮浓缩吸附和脱附的废气治理装置。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废气治理装置,包括依次对接连通的预处理段、吸附浓缩段以及脱附净化段;
所述预处理段与连接废气收集系统的装置入口对接,内部包括若干级过滤模块,对废气中颗粒物进行过滤;
所述吸附浓缩段包括对废气进行吸附净化的浓缩转轮,所述预处理段的出口与浓缩转轮的吸附区对接,所述浓缩转轮的出口端对接至系统风机,并通过系统风机连接的排气筒对净化后的废气进行排放;
所述脱附净化段包括换热器、脱附风机和催化燃烧机组;
所述预处理段的出口还与浓缩转轮的冷却区对接,并在所述冷却区和预处理段出口之间设置冷却区切换阀,所述冷却区的出口端对接至脱附净化段的换热器后,回流连接至所述浓缩转轮的脱附区对浓缩转轮进行脱附,脱附后的废气连接至脱附风机,并通过脱附风机输送至催化燃烧机组,所述催化燃烧机组的出口直接连接至排气筒以及通过换热器的换热介质通道连接至排气筒。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模块包括金属丝网过滤模块、DPA过滤模块、板式精密除雾模块、板式活性炭净化模块、F5级过滤模块、F6级过滤模块、F9级过滤模块、H10级过滤模块以及滤筒过滤模块中的至少两种。
进一步的,所述催化燃烧机组内部包括换热区、加热区和催化燃烧区,所述换热区内部包括分别连接催化燃烧入口和催化燃烧出口的换热区升温通道和换热区降温通道,所述加热区和催化燃烧区相互连通,所述换热区升温通道单独连通至加热区,所述换热区降温通道单独连通至催化燃烧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航天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08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电瞄具生产用打磨装置
- 下一篇:喷烘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