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手机零部件的加工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11750.2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53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谢海银;李仁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森科技东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7/00 | 分类号: | B23Q7/00;B23Q7/04;B23Q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2429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手机 零部件 工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手机零部件的加工用装置,包括连接杆、底座和至少两个磁性元件,所述底座上端与连接杆连接,所述磁性元件设置于底座下表面,所述连接杆用于与CNC加工中心的夹头连接,所述磁性元件用于与装夹有工件的治具吸附连接,所述柱形连接部上套装有一弹性元件,此弹性元件的下端面与底盘部上表面接触,所述弹性元件的上端面与连接杆连接,所述底座的底盘部下表面沿周向等间隔设置有供至少两个磁性元件嵌入的沉头盲孔,所述治具上开有与底盘部下表面沉头盲孔对应的避位通孔。本发明实现了对工件及时送达下工位或更换位置,减少生产线员工劳动强度和物料周转浪费的时间,有效保证生产效率、加工的稳定性及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手机零部件的加工用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作为现在使用范围较广的娱乐及通信设备,其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因此对手机的制造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手机外壳由初始的塑胶壳更新为现在金属壳,这是手机界突显的一大进步。但因金属材质的特性及现在技术的局限性,工厂普遍使用机加工CNC成型工艺。
手机壳的内部结构是复杂的,机加工时需转换多个工位及不同角度才能完成整个结构特征。在生产中需保证工件及时送达下工位或更换位置,以减少物料周转浪费的时间,这样才能保证工厂生产效率,节省成本。
现实际生产过程中换下工位等动作往往因成本考虑工厂端是不使用机械人等自动化设备,其完全靠员工手动取放工件,上工位工件结构加工完成后员工需立即取出转下工位加工,长时间这样操作会导致员工精神疲劳、体力劳动强度增大,存在工件加工完成后不能及时转下工位或摆放不到位等现象,从而影响生产效率或产生其它异常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手机零部件的加工用装置,该用于手机零部件的加工用装置实现了对工件及时送达下工位或更换位置,减少生产线员工劳动强度和物料周转浪费的时间,避免员工作业疲劳后工件治具摆放不到位等异常现象,有效保证生产效率、加工的稳定性及精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手机零部件的加工用装置,包括连接杆、底座和至少两个磁性元件,所述底座上端与连接杆连接,所述磁性元件设置于底座下表面,所述连接杆用于与CNC加工中心的夹头连接,所述磁性元件用于与装夹有工件的治具吸附连接;
所述连接杆下表面开有一盲孔,所述连接杆侧面还对称开有两个与所述盲孔贯通的条形孔,所述底座包括柱形连接部和底盘部,所述柱形连接部上端嵌入连接杆的盲孔内,一限位元件依次穿过连接杆的条形孔和柱形连接部上的圆形通孔,将连接杆与底座的柱形连接部连接;
所述柱形连接部上套装有一弹性元件,此弹性元件的下端面与底盘部上表面接触,所述弹性元件的上端面与连接杆连接;
所述底座的底盘部下表面沿周向等间隔设置有供至少两个磁性元件嵌入的沉头盲孔,所述治具上开有与底盘部下表面沉头盲孔对应的避位通孔;
所述底盘部上表面沿周向等间隔设置有若干螺纹通孔,此螺纹通孔内安装有球形柱塞,所述球形柱塞具有波珠的一端与治具上表面接触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球形柱塞通过一锁付螺帽固定。
2. 上述方案中,所述球形柱塞与磁性元件间隔设置。
3. 上述方案中,所述限位元件为销钉。
4. 上述方案中,所述弹性元件为圆线弹簧。
5. 上述方案中,所述磁性元件嵌入底盘部的沉头盲孔内,并与沉头盲孔表面粘接连接。
6. 上述方案中,所述底盘部的沉头盲孔正上方开有一与沉头盲孔贯通且与沉头盲孔同心的安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森科技东台有限公司,未经科森科技东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17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