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无钥匙进入系统和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11422.2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5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袁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摩登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5/25 | 分类号: | B60R25/25;B60R25/20 |
代理公司: | 上海音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67 | 代理人: | 孙静 |
地址: | 200072 上海市静***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钥匙 进入 系统 汽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的无钥匙进入系统和汽车,其中车辆的无钥匙进入系统包括彼此通信连接的移动终端、云端服务器、设置在车辆门把手上的门把手指纹识别系统、车门解锁系统;其中驾驶员通过移动终端上传认证信息,其中认证信息包括驾驶证件信息和驾驶者的指纹认证信息;移动终端接收认证信息后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当驾驶员到指定车辆进行提车时,通过门把手上的门把手指纹识别系统将数据传入云端服务器;认证信息在云端服务器内进行车辆匹配认证。当认证匹配通过时,订单确认有效,驾驶员可解锁车辆,从而实现自主化自动化确认信息取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无钥匙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的无钥匙进入系统和汽车。
背景技术
移动共享租赁出行作为一种新的出行方式,既缓解了资源的浪费、交通污染,也满足了大众对出行的需求。移动共享租赁出行的方便快捷解决了现代公众出门打车难,买车成本高的问题,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然而,现有移动共享租赁汽车出行方式,大多采用网上下单,现场工作人员或手机确认订单和提车;换车时同样采用现场工作人员检验车辆并结束订单。现有的租赁方式仍然无法做到无人化低成本、无需APP提车或多驾驶员提车的方案。原因在于现有的移动共享租赁方式中,相关客户需通过网上订单进行确认,通常取车时需要现场确认提车人的身份信息,以及网络账号信息,才可以取车。故无法实现自主化自动化确认信息取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移动共享租赁方式无法实现自主化自动化确认信息取车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车辆的无钥匙进入系统,包括彼此通信连接的移动终端、云端服务器、设置在车辆门把手上的门把手指纹识别系统、车门解锁系统;其中
驾驶员通过移动终端上传认证信息,其中认证信息包括驾驶证件信息和驾驶者的指纹认证信息;移动终端接收认证信息后上传至云端服务器;
驾驶员触碰门把手指纹识别系统,门把手指纹识别系统采集驾驶员的指纹并发送至云端服务器;
云端服务器对认证信息和指纹进行比对匹配,并将匹配结果发送给车门解锁系统,车门解锁系统根据匹配结果控制车门打开与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采用手机终端方式下订单,具体的,驾驶员首先通过手机终端上传认证信息,其中认证信息包括驾驶证件信息和驾驶者的指纹认证信息;移动终端接收认证信息后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当驾驶员想使用某车辆时,双手触碰车门上的门把手指纹识别系统,门把手指纹识别系统采集驾驶员的指纹,并发送至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比较门把手指纹识别系统采集的指纹和驾驶员预先通过移动终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的认证信息,当门把手指纹识别系统采集的指纹和驾驶员预先通过移动终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的认证信息匹配成功时,订单确认有效,驾驶员可解锁车辆,门把手指纹识别系统采集的指纹和驾驶员预先通过移动终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的认证信息匹配不成功时,订单确认无效,驾驶员无法解锁车辆。通过上述操作,可以使得驾驶员实现自主化自动化确认信息解锁车门,简化了解锁车门操作手续,从而做到无人化和低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的车辆的无钥匙进入系统,若匹配结果为失败,车门解锁系统控制车门不打开;或若匹配结果为成功,车门解锁系统控制车门打开。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云端服务器对门把手指纹识别系统采集的指纹和驾驶员预先通过移动终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的认证信息进行匹配,匹配成功时,则驾驶员的订单确认有效,驾驶员可解锁车辆;匹配失败时,订单确认无效,驾驶员无法解锁车辆。通过上述操作,可以使得驾驶员实现自主化自动化确认信息解锁车门,简化了解锁车门操作手续,从而做到无人化和低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的车辆的无钥匙进入系统,还包括彼此通信连接的启动按钮识别系统和车辆启动系统,启动按钮识别系统、车辆启动系统与云端服务器无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摩登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摩登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14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