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手提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10950.6 | 申请日: | 2019-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3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吴明进;魏乃绪;李传欧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码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33/08 | 分类号: | B65D3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灵溪镇兴科路3***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槽 定位柱 铰接端 凸起部 插接固定 可拆卸式 镂空 上端面 手提柄 插槽 铰接 提拉 凸起 开口 塑料 配合 | ||
一种塑料手提柄,包括第一分体、第二分体和铰接端,所述铰接端分别铰接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的端部,所述第一分体与第二分体的中间均具有用于用户提拉的开口,所述第一分体与第二分体的内侧分别设有镂空的第一环形槽与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内设有多个凸起的定位柱,所述第二环形槽内设有多个与定位柱对应的凸起部,多个所述凸起部上端面设有与定位柱构成可拆卸式插接固定配合的插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袋装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手提柄。
背景技术
很多重物采用手提编织袋或塑料袋进行包装,比如大米等商品。包装好后的商品很重,而它们的包装袋上仅留有一个缺口供顾客提拉,顾客在提拉时,商品对手掌造成的压强非常大,且手提部分容易变形被扯断,很不方便。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现有的手提缺口部分嵌入适配的塑料手提柄,以帮助减少压强,稳定包装袋。现有的手提柄,一般由两块分离的面板构成,一块面板上设有插条,另一块面板上对应设有插孔,工人在将手提柄组装到袋体上时,要小心的对接两块面板,使所有插条对准插孔,再敲打固定,非常费时,且插条很容易穿出插孔,导致外形不美观且影响使用,而如果不设置插孔,就很难通过插孔来观察确定插条的对位准确性,因此这样的结构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塑料手提柄:
一种塑料手提柄,包括第一分体、第二分体和铰接端,所述铰接端分别铰接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的端部,所述第一分体与第二分体的中间均具有用于用户提拉的开口,所述第一分体与第二分体的内侧分别设有镂空的第一环形槽与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内设有多个凸起的定位柱,所述第二环形槽内设有多个与定位柱对应的凸起部,多个所述凸起部上端面设有与定位柱构成可拆卸式插接固定配合的插槽。
所述定位柱外表面或插槽内表面采用弹性橡胶材质,从而提高定位柱与插槽的静摩擦力,提高产品的稳定性,而且即使发生细微的尺寸偏差也能通过弹性橡胶材质的弹性形变矫正。
所述定位柱为外小下大的喇叭形结构,所述插槽呈外大内小的漏斗形结构,从而便于定位柱与插槽的插接固定。
所述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内均设有多个凸起的第一卡条和卡条组,卡条组由两个相对应的第二卡条平行排列而成,两个所述第二卡条之间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与对应的第一卡条构成可拆卸式插接固定配合。第一环形槽的条形槽对应第二环形槽的第一卡条,而第一环形槽的第一卡条对应第二环形槽的条形槽,从而提高了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盖合时的稳定性,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分离。
所述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内均设有2个第一卡条和2个卡条组,2个第一卡条和2个卡条组呈四边形环形整列分布,2个第一卡条和2个卡条组均呈斜对角排列,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
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的内侧外缘均设有波浪形的握手部,用户的手指与握手部的波浪形相对应,从而便于用户的抓取,有效防止用户在提拉过程中发生滑动。
所述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的中间外侧边缘均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外延部,两个所述外延部均为弧型结构且两者的外端均设有向外翘起的按压部,两个所述外延部的中间部位相对凸起构成顶靠配合,当用户按压外延部外端的按压部时,两个外延部内端产生向外扩张的作用力,从而分开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用户在使用完毕后,可以通过按压外延部产生的扩张作用力从而使得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产生间隙,再分别抓取两个外延部的外缘从而完全分开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将塑料手提柄从塑料袋上取出,便于重复利用。
所述外延部表面设有防滑纹或防滑层,从而防止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发生滑动。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产品中的铰接结构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主要简单翻转并能准确对接,凸起部与插槽相对配合更为精确,将第一分体安装于塑料袋下方后,通过直接翻转第二分体按压,便可以实现第一分体与第二分体的相关固定安装,而无需对第二分体进行相应的定位步骤,方便快捷,且插槽不需要穿透,能避免凸起部穿出手提柄的表面,不会影响用户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码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码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09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充气式密封袋的施工工艺及本体
- 下一篇:一种新型密封隔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