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肥胖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03399.2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0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康明;田红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明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4030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肥胖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肥胖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治疗肥胖的中药以制附子、制川乌、制草乌、炮干姜、炙甘草、炒白术、藿香、厚朴、大黄、茯苓、鸡矢藤、泽泻、炒薏米、草决明、炒莱菔子为原料并进行适当重量配比,在各原料药的协同作用下,以温肾壮阳、健脾消胖为主,能调理和加强人体肝、肾脏腑功能,从根源上治疗肥胖,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本发明所述中药,不仅能恢复和加强脏腑功能,调理体质,从根源上解决肥胖问题,同时对脂肪肝、高血压、高血脂等肥胖并发症有缓解作用。本发明所述中药治疗肥胖的总有效率达97%以上,能够有效治疗肥胖,起效快且不易复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肥胖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肥胖是一种身体内脂肪过度畜积以至威胁健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肥胖病主要与饮食、劳逸、体质、遗传、年龄、性别、工作性质、精神情志及地域等因素有关。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不合理,谷物摄入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摄入多、缺乏体育锻炼等因素导致超重和肥胖现象增多,在我国城市有15-20%左右的发病率,而且有逐年增高和年轻化的倾向。
随着肥胖发病率的迅速增长,与肥胖相关疾病也呈增长趋势。肥胖除了会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外还是脑卒中的重要诱发因素。男性腰围超过85厘米、女性腰围超过80厘米,脂肪主要蓄积在腹壁和腹腔,属于中心型肥胖,更容易诱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同时,肥胖与乳腺癌、宫颈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等肿瘤的发生也有关系。除了成人肥胖之外,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也不容忽视。肥胖不仅会对儿童青少年心肺功能发育、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体质指标产生重大的影响,为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成年期慢性病的发生留下隐患,还对儿童青少年个性、性格、气质、情绪和社会化能力的发展都有长久的不利影响。
中医把肥胖病定义为先天禀赋、过食肥甘厚味、久坐好卧、七情内伤等原因,导致脾失健运、气血津液运行不畅所致的气虚、血瘀、痰湿内停而引起的膏粱之疾。人体阳气虚弱,气化失职,脏腑功能失调,运化疏泄乏力,气机郁滞,升降失司,血行失畅,或过多地摄食肥甘厚味造成体内脂膏过多,积蓄于体内,进而化为脂浊痰湿堆积体内,阻滞于经脉,充斥于肌肤腠理及脏腑三焦,从而发为肥胖病。
目前治疗肥胖的方法有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疗法、手术治疗和中医疗法。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对肥胖患者来说多难以坚持且容易反弹。针对肥胖病的药物大致又分为两大类:即化学药物类(西药)、中药及复方类,西药存在着产生药物副作用及耐药性的问题。胃短路手术、胃成形术等手术治疗则存在并发吸收不良、贫血和管路狭窄的潜在危险,最重要的问题是,无法从根源上解决肥胖问题发生的原因,因此也无法解决肥胖反弹的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肥胖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中药疗效快,基本无不良反应,起效快且不易复发。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肥胖的中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制附子30-60份、制川乌10-30份、制草乌10-30份、炮干姜30-60份、炙甘草15-30份、炒白术40-60份、藿香20-40份、厚朴25-40份、大黄15-30份、茯苓30-60份、鸡矢藤30-60份、泽泻30-45份、炒薏米30-60份、草决明20-30份、炒莱菔子25-40份。
进一步优选所述治疗肥胖的中药原料组分还包括15-30份人参、60-120份黄芪,适合气虚者;
或者,20-40份生山楂或焦山楂(反酸烧心者用焦山楂)、20-40份神曲、炒麦芽18-30份,适合积滞较重者;
或者,25-45份枳实、20-30份青皮、25-30份大腹皮,适合腹胀较甚者;
或者,25-40份高良姜、25-45份吴茱萸、30-60份干姜、9-15份肉桂,适合胃脘胀痛及冷如敷冰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明,未经康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33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柜门开启控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发热陶瓷芯包棉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