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信道估计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93690.6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28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周斌;翟志刚;于伟;陆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瀚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5/02 | 分类号: | H04L25/02;H04L27/26;H04B17/391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 |
地址: | 20033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分析 信道 估计 优化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信道估计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根据实际的通信场景选择信道模型,并搭建仿真平台;
步骤S2,在所述步骤S1搭建的仿真平台中,曲线拟合出最大多普勒频移值的函数关系式f(s);包括:
步骤S21,在仿真平台中预设n个最大多普勒频移值,记为[d1,d2,...dn];
步骤S22,对所述步骤S21中每个最大多普勒频移值di(i=1,2,...n)采集m个子帧,对每个子帧计算其频偏值得到m个频偏值;
步骤S23,计算所述步骤S22中m个频偏值的统计量si,一个最大多普勒频移值di对应一个统计量si,构成一个数据点(si,di),最终得到n个数据点[(s1,d1),(s2,d2),…(sn,dn)];
步骤S24,用曲线拟合法得出最大多普勒频移值d和统计量s的函数关系式f(s),并将f(s)预存进实际硬件系统中;
步骤S3,利用所述步骤S2得到的函数关系式f(s),计算实时最大多普勒频移值包括:
步骤S31,实际硬件系统实时采集每个子帧数据,取某个信噪比门限t,当子帧信噪比大于t dB时,计算子帧的频偏值并缓存;
步骤S32,判断实际硬件系统缓存的频偏数是否达到m,若未达到m,则以缓存频偏值的最大值作为最大多普勒频移值进入步骤S4;若达到m,则进入步骤S33;
步骤S33,计算缓存的m个频偏值的统计量s,该步骤中的统计量与步骤S23中的统计量相同;
步骤S34,根据所述步骤S24预存的函数关系式f(s),计算最大多普勒频移值
步骤S4,将所述步骤S3中得到的最大多普勒频移值作为参数进行信道估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道估计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所述频偏值包括:
步骤S5,取子帧中两列OFDM符号的导频,并分别计算出这两列导频处的信道响应,记为h1=[h1,0,h1,1,…,h1,N-1]T,h2=[h2,0,h2,1,…,h2,N-1]T,其中,N为其中一列OFDM符号导频的个数;
步骤S6,计算相位差其中,angle()表示取辐角范围(-π,π);
步骤S7,计算频偏其中,fs是基带采样频率,M是两列OFDM符号的相距采样点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道估计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量si采用标准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道估计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量s采用标准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道估计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实际通信场景为城市环境时,采用ETU信道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道估计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实际通信场景为乡村环境时,采用RA信道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道估计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4中得出f(s)的方法为:根据数据点[(s1,d1),(s2,d2),...(sn,dn)]的分布情况,确定拟合函数的类型,然后修正函数f(s)的各参数,最终得到函数关系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道估计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函数f(s)各参数的方法采用插值法或者最小二乘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瀚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瀚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369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型电炉炉罩
- 下一篇:一种吸痰管与吸引管的连接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