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过压保护电路的Buck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93047.3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48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洪明深 | 申请(专利权)人: |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12 | 分类号: | H02H7/12;H02H3/20;H02M3/15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明日今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3 | 代理人: | 王杰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保护 电路 buck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具有过压保护电路的Buck电路,该具有过压保护电路的Buck电路包括Buck电路、发热装置短接电路以及保险装置F1,所述发热装置短接电路包括发热组件R1,所述发热组件R1紧贴所述保险装置F1,当所述Buck电路输出过压电压时,导通所述发热装置短接电路,所述发热组件R1产生热量切断所述保险装置F1。本发明当Buck电路失效而导致输出电压过高时,能及时接通发热装置短接电路,从而促使发热组件R1发热,且由于保险装置F1紧贴发热组件R1,因此发热组件R1的热量能够切断保险装置F1,实现断开Buck电路的电压输入,从而防止了Buck电路输出过高的电压,进而防止与Buck电路连接的后端设备因过压损坏,同时保护了整个电路的各个电子元件,保证电路的稳定安全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电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具有过压保护电路的Buck电路。
背景技术
Buck电路是降压斩波电路,是基本的DC-DC电路之一,用于直流到直流的降压变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电器设备日益增多,很多电器设备内部电源转换电路采用的是Buck电路,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当前采用Buck电路的电源转换器都存在开关管损坏或电压反馈电路失效而导致输出高电压的失效模式。开关管多数采用MOSFET,而MOSFET失效的原因大部分为内部低阻导通,这相当于输出电压等于输入电压,很容易将后端电路(设备)损坏。同理,电压反馈电路失效也可能会导致输出电压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具有过压保护电路的Buck电路,旨在解决Buck电路失效后的安全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过压保护电路的Buck电路,其方案包括:Buck电路、发热装置短接电路以及保险装置F1,所述发热装置短接电路包括发热组件R1,所述发热组件R1紧贴所述保险装置F1,当所述Buck电路输出过压电压时,导通所述发热装置短接电路,所述发热组件R1产生热量切断所述保险装置F1。
进一步地,所述Buck电路包括电感L1、电容C1、MOS管Q1以及MOS管Q2,所述电感L1的一端与MOS管Q1的源极以及MOS管Q2的漏极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1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2的源极与地、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装置短接电路还包括MOS管Q3、二极管Z1以及二极管Z2,所述二极管Z2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所述Buck电路的输出负极OUT-和输出正极OUT+,所述发热组件R1一端连接Buck电路的输入正极IN+,另一端与所述MOS管Q3的漏极连接,所述MOS管Q3的栅极与所述二极管Z1的正极连接,所述MOS管Q3的源极接地,所述二极管Z1的负极与二极管Z2的负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装置短接电路还包括分压调节电阻R2以及分压调节电阻R3,所述分压调节电阻R2一端与所述MOS管Q3的栅极、分压调节电阻R3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Z1的正极连接,所述分压调节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3的源极。
进一步地,所述二极管Z2为瞬态抑制二极管。
进一步地,该方案还包括驱动控制电路以及反馈电路,所述驱动控制电路具有高端输出驱动通道HO和低端输出驱动通道LO,所述高端输出驱动通道HO与MOS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低端输出驱动通道LO与所述MOS管Q2的栅极连接,所述驱动控制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Buck电路的输入正极IN+,另一端与所述反馈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反馈电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Buck电路的输出正极OUT+,所述反馈电路用于采集所述Buck电路的输出正极OUT+的输出电压并反馈给所述驱动控制电路,当所述输出电压大于阈值电压时,所述驱动控制电路发出高电平信号,所述发热装置短接电路根据所述高电平信号接通所述MOS管Q3、所述二极管Z1以及所述二极管Z2,以导通所述发热组件R1。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组件R1为发热电阻丝。
进一步地,所述保险装置F1为保险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30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铒离子激活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皮膜表加卡控的防护防盗表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