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行道破损检测装置及破损砖块识别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91663.5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73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锋;艾涵;张照震;赵慧婷;董学恒;乔盼;郑涛;吴学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G01N21/01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闵岳峰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行道 破损 检测 装置 砖块 识别 定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行道破损检测装置及破损砖块识别定位方法,包括车体,车体设置在车架的上方,行走机构设置在车架的下方;电源设置在车体上,用于为行走机构及检测系统供电;支撑板固定设置在车体的后端,且延伸至车体的外侧,检测系统安装在支撑板上;检测系统用于获取待检测路面图像及路面位置信息;根据路面图像及位置信息,得到图像中各个砖块的位置信息以及各个砖块的破损程度并存储;本发明通过在车体上设置检测系统,通过检测系统实现了对人行道破损砖块的快速精确识别和定位,通过采用在车体的底部设置行走机构,省时省力,结构简单,准确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行道破损检测装置及破损砖块识别定位方 法。
背景技术
现有道路规划中人行道一般采用单独规划,其目的是为了方便行人通行;当前国内的人 行道大多是由砖块铺设形成;由于恶劣的天气和频繁的使用,致使砖块出现破损,砖块破损会 严重影响到人行道路面的质量和美观,容易对行人造成伤害。到目前为止,有关人行道的检测 都是基于人工检测,这种检测方式费时费力,并且检测人员难以对破损位置进行精确标记。
因此,需要能快速且精确地对人行道砖块破损进行识别和定位,从而能够帮助修补人员 对人行道进行快速修补,避免由于砖块破损而造成的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行道破损检测装置及破 损砖块识别定位方法,以实现快速且精确地对人行道破损砖块进行识别和定位。
为达到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行道破损检测装置,包括车体、车架、行走机构、电源、支撑板及 检测系统;
车体设置在车架的上方,行走机构设置在车架的下方;电源设置在车体上,用于为行走 机构及检测系统供电;支撑板固定设置在车体的后端,且延伸至车体的外侧,检测系统安装在 支撑板上;
检测系统用于获取待检测路面图像及路面位置信息;根据路面图像及位置信息,得到图 像中各个砖块的位置信息以及各个砖块的破损程度并存储。
进一步的,检测系统包括图像采集模块、照明模块、控制模块、信号采集模块、处理模 块及存储模块;
图像采集模块设置在支撑板的下表面上,图像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的第一输入 端连接;照明模块设置在支撑板的下表面上;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图像采集模块的输入端 连接,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信号采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信号采集模块设置在行走机构上, 信号采集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处理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信号采集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控制 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存储模块连接;
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路面图像,并将采集到的路面图像传输至处理模块;控制模块用 于根据信号采集模块获取的路面位置信息,控制图像采集模块及信号采集模块的启闭;信号采 集模块用于采集检测装置的位移信息,并将采集的位移信息传输至控制模块及处理模块;处理 模块用于对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到的路面图像及路面信息进行处理,得到路面图像中各个砖块的 位置信息及各个砖块的破损程度,并将路面图像中各个砖块的位置信息及各个砖块的破损程度 发送到存储模块进行存储。
进一步的,图像采集模块采用两个面阵相机,两个面阵相机对称设置在支撑板的下表面。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台,控制台设置在车体的前端,控制台用于控制检测装置的启闭 运行。
进一步的,行走机构包括两个驱动电机、电机底座及两个履带机构;两个驱动电机均通 过电机底座固定安装在车架的底部,两个履带机构对称设置在车架的两侧,驱动电机的输出端 与履带机构的输入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16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