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示踪剂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83119.6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9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蒙;王姝洁;王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中科干细胞再生医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8 | 分类号: | G01N33/58;G01N33/574;G01N33/569;C12N15/85;C12N15/65 |
代理公司: | 34126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马小辉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特异性识别 荧光蛋白 重组质粒 肿瘤细胞 激活 生物技术领域 血液 个体化治疗 疗效评价 预后判断 示踪剂 荧光 诱导 携带 观察 | ||
本发明适用于生物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示踪剂,包括能够特异性识别CD19抗原的重组质粒和具有激活荧光蛋白表达功能的重组质粒。其中,能够特异性识别CD19抗原的重组质粒可特异性识别血液中携带有CD19抗原的肿瘤细胞,当两者发生特异性识别后,具有激活荧光蛋白表达功能的重组质粒则会被诱导激活其下游荧光蛋白的表达,发出荧光,从而使得医务人员可根据荧光蛋白表达的结果来观察、确定血液中的肿瘤细胞的动态、位置及水平,进而为患者预后判断、疗效评价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临床指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示踪剂。
背景技术
据统计,2018年全球大约有1810万癌症新发病例和960万癌症死亡病例,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健康和生活,其中各类血液系统肿瘤发病率较高并呈持续上升态势。
常见的血液肿瘤主要包括各类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以及恶性淋巴瘤。血液肿瘤一般存在于患者的外周血中,可通过血液传播转移到身体和其他器官,而肿瘤转移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细胞侵入到原发肿瘤细胞的周围组织中,进入血液和淋巴管系统,形成循环肿瘤细胞CTC,并转运到远端组织,再渗出,适应新的微环境,最终“播种”、“增殖”、“定植”、形成转移灶。
因此,早期发现并精准识别血液中的循环肿瘤细胞,对于患者预后判断、疗效评价和个体化治疗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示踪剂,旨在提供一种可用于精准识别血液汇总的循环肿瘤细胞的示踪剂,为患者预后判断、疗效评价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临床指导。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示踪剂,所述示踪剂包括能够特异性识别CD19抗原的重组质粒和具有激活荧光蛋白表达功能的重组质粒。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示踪剂,包括能够特异性识别CD19抗原的重组质粒和具有激活荧光蛋白表达功能的重组质粒,CD19是簇分化抗原的一种,是B细胞增殖、分化、活化及抗体产生有关的重要膜抗原,CD19分布于全体B细胞、毛细胞白血病细胞等恶性B细胞、滤泡树状细胞上,因此可作为诊断B细胞系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的标记。能够特异性识别CD19抗原的重组质粒可特异性识别血液中携带有CD19抗原的肿瘤细胞,当两者发生特异性识别后,具有激活荧光蛋白表达功能的重组质粒则会被诱导激活其下游荧光蛋白的表达,从而使得医务人员可根据荧光蛋白表达的结果来确定血液中的肿瘤细胞的动态、位置及水平,进而为患者预后判断、疗效评价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临床指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激活荧光蛋白表达功能的重组质粒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激活荧光蛋白表达功能的重组质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能够特异性识别CD19抗原的重组质粒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能够特异性识别CD19抗原的重组质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scst-CD19 sender质粒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6是体外示踪模拟实验中的对照组一的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图;
图7是体外示踪模拟实验中的实验组的细胞的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图;
图8是体外示踪模拟实验中的对照组一、实验组以及空白对照的流式细胞检测对比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中科干细胞再生医学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中科干细胞再生医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31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