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菌液体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80614.1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1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徐祥华;秦建新;冯永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汇涵医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6/00 | 分类号: | A61L26/0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菌 液体 敷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无菌液体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用液体敷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步骤:将氯化钠9g投入200‑400g纯水中搅拌溶解为氯化钠溶液且控制氯化钠溶液的质量%浓度,得到第一溶液;将稳定剂0.001‑10g投入100‑250g纯水中搅拌溶解,得到第二溶液;将第二溶液加入到第一溶液中或将第一溶液加入到第二溶液中搅拌,接着加入次氯酸钠溶液0.125‑10g继续搅拌,得到混合液,而后加入4‑10ml盐酸调节混合液的pH值,最后用纯水定容至1000g,经薄膜过滤法过滤后无菌灌装,得到无菌液体敷料。发挥理想的杀菌作用;杀死病原微生物;延迟次氯酸的保存时间;步骤简练;防止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入的细菌的侵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液体敷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菌液体敷料,并且还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一个成年人的皮肤展开面积在2平方米左右,重量约为人体重量的16%。它使体内各种组织和器官免受物理性、机械性、化学性和病原微生物性的侵袭。皮肤具有两个方面的屏障作用:一是防止体内水份、电解质以及其他物质丢失;二是阻止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入。皮肤保持着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同时皮肤也参与人体的代谢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创伤、老年性疾病、代谢性疾病日益多发,并往往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创面问题。创面是临床常见问题,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与心理负担,同时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据统计,全世界有约l%的人口被持续性的创面问题所困扰,约5%的医疗费用花费在创面修复上。创面尤其是慢性难愈性创面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在美国,每年用于慢性伤口治疗的费用达80亿美元,并被预计将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在我国,据统计仅糖尿病所致慢性创面患者就达4000万例,每年仅烧伤病人就有500-1000万人。仅有少数人创面易于愈合,大部分人创面难愈合或形成严重瘢痕,影响生活质量。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与前述无菌液体敷料相关的技术信息,如CN108969795B推荐有“一种用于难愈合性创面功能性液体敷料及其制备方法”,组份为:有机硅季铵盐10-75%、壳聚糖季铵盐15-85%、尿囊素1-8%、维生素C1.2-3%和海藻酸钙2-6%;又如CN109010907B提供有“一种功能性护创液体敷料及其制备方法”,组成为:壳聚糖季铵盐23-65%、有机硅季铵盐18-50%、双链季铵盐15-46%、透明质酸钠1-6%、维生素B120.6-2%;进而如CN109907069A介绍有“一种次氯酸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原料及其重量%数为:次氯酸5-8%、次氯酸钠1-3%、聚六亚甲基胍0.5-1%、甲壳胺0.1-0.5%、多元改性水溶性壳聚糖4-8%、钠米二氧化硅1-5%、磷酸二氢钠0.8-1.4%、肌醇1-2%、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2%、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2-4%、季铵化聚醚胺1-2%、聚乙烯吡咯烷酮1-2%、十二酸3-5%、乙醇15-20%以及余量为去离子水。
由于上述文献CN109907069A的配方中择用了次氯酸,因而上述文献CN105969795B以及CN109010907B的杀菌效果会逊色于CN109907069A,但是该CN109907069A存在择用原料多而复杂、次氯酸的保存或称维持时间短的欠缺,并且未给出如何加速创面愈合速度及避免创口感染的综合效果的有益启示。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既有助于加速创面愈合又有利于显著减少创口感染的无菌液体敷料。
本发明的另一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无菌液体敷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条件不苛刻并且制备工艺简练而可满足工业化放大生产要求以及能保障制得的无菌液体敷料的所述技术效果得以全面体现。
为体现完成本发明的首要任务,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菌液体敷料,在每1000g重量的成品无菌液体敷料中包含:氯化钠9g、次氯酸钠溶液0.125-10g、稳定剂0.001-10g和盐酸4-10ml,余为纯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汇涵医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汇涵医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06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