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电网电容器无功补偿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78746.0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9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沈煜;白敬强;黄文焘;王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能国研(北京)电力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H02J3/01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430077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电网 电容器 无功 补偿 方法 | ||
一种配电网电容器无功补偿方法,首先采用无功裕度方式确定最佳补偿点并在线监测补偿点电压,以该电压作为约束条件控制投切电容器从而动态调整补偿容量;然后对于冲击负荷引起的电压降落进行电容器补偿,并分析并联的电容器在接入配电网滞后带来的谐波影响,并在电容器上串联电抗器以抑制并联电容器对谐波的放大作用,减小负荷冲击对电网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电网控制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配电网电容器无功补偿方法。
背景技术
无功补偿作为保持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降低网损、提高供电质量的一种重要措施,己被广泛应用于各电压等级电网中。随着广大用户对电网电能质量和供电稳定性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无功补偿的应用将作为电力企业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项重要课题。
目前我国配电网中存在多种无功补偿方式,其中主要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对于低压电网的无功补偿研究处于处于起步阶段,低压电网小用户冲击大、性质复杂等特点,对实时无功优化控制造成较大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配电网电容器无功补偿方法,能够稳步提升线路和冲击负荷点电压,有效保障了电网的电压质量。而当配电网的无功补偿需要连接多个电容器组,系统的谐波阻抗的频率特性会因此而改变,并对谐波电流产生放大作用,本方法分析并联电容器接入配电网滞后带来的谐波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抑制措施。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网电容器无功补偿方法,首先采用无功裕度方式确定最佳补偿点并在线监测补偿点电压,以该电压作为约束条件控制投切电容器从而动态调整补偿容量;然后对于冲击负荷引起的电压降落进行电容器补偿,并分析并联的电容器在接入配电网滞后带来的谐波影响,并在电容器上串联电抗器以抑制并联电容器对谐波的放大作用。
所述的无功裕度方式是指:在静态电压稳定的条件下,系统运行点离临界崩溃电压点电气距离的大小。当节点的无功裕度值大,那么该节点所需无功补偿容量就较小,反之则所需的无功补偿容量大。通过无功裕度值的大小,可以找出系统最需要进行无功补偿的点。
所述的动态调整补偿容量是指:当电压过低时,补偿点投入电容器予以补偿;当电压过高时,补偿点要退出电容器。
所述的谐波影响是指:由于使用电容器导致的系统谐波阻抗的频率特性的改变,对电动机的启停过程中产生的谐波电流进行放大。
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整体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低压电网无功补偿优化较为困难,对低压电网无功补偿方案的补偿点选择以及补偿容量进行详细分析;并且通过本方法能够在低压电网无功补偿时,会对电网产生谐波影响,并利用相应的办法消除谐波。
附图说明
图1为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示意图;
图中:(a)并联补偿接线图(b)并联补偿向量图
图2为实施例简单电流电路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功率圆相交相切示意图;
图中:(a)为相交;(b)相切;
图4为实施例电力系统等效阻抗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并联电容器对谐波电流的放大作用示意图;
图中:(a)简单系统;(b)电流分布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高通滤波器示意图;
图中:(a)高通滤波器的一次接线(b)高通滤波器的等值电路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带并联电容的异步电机起停模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能国研(北京)电力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未经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能国研(北京)电力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87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建材用原料搅拌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丙烯酸酯改性的有机硅树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