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程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78068.8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3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李黎明;吴恒昌;马云旺;赵留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49/06 | 分类号: | B62D49/06;B60F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李辉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程 车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程车辆,工程车辆包括:车架(1);以及多个行驶轮组件,均可与所述车架(1)可拆卸地连接且多个行驶轮组件中的至少一个安装在所述车架(1)上,多个行驶轮组件包括轮胎组件(13)、履带轮组件(2)和轨道轮组件(3、4)中的一个或多个。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工程车辆包括多个行驶轮组件,行驶轮组件可更换地安装在车架上,因此工程车辆上安装的行驶轮组件可根据道路的具体情况更换不同类型的行驶轮组件,因此改善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工程车辆的行驶模式单一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工程车辆的适应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工程车辆。
背景技术
近年来突发自然灾害、人为事故的发生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秩序。对上述紧急事件的及时处理是维持社会保证,保障任命生命财产安全的基本要求。这就对救援车辆的通过性能及救援功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更强的通过性、更高的救援效率是救援车辆永不过时的追求目标。
目前市场上的救援车辆行驶系统单一,仅使用轮胎行驶系统或全履带式行驶系统,救援地形局限性大、地形恶劣时,该类车辆无法快速进入现场展开救援,对国家及人民的财产带来重大损失。
其次:市场上的救援车底盘功能单一,仅能实现行驶功能,不能很好的满足实际救援时需要的牵引、除雪、道路清障等功能,救援行进过程中车辆一旦受阻,不能自救、需等待他救,不能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救援的时效性差。
同时各种灾害现场救援作业工况复杂,需要救援设备具备多样的功能,一机多用。但目前的救援工作所用设备或车辆,一般采用起重机、挖掘机及推土机等工程机械,这类产品功能单一,导致救援现场需要多种车辆配合作业,救援效率低下。
目前,救援设备一般采用货车装运或者半挂车进行拖运,其所用车辆只有一种轮胎行驶模式如图1所示。这类车辆只适合在正常公路上进行行驶,一旦进入泥泞道路或沼泽救援场所时,车辆将行驶困难或者无法行驶,阻碍其他设备或者救援队伍进场,给救援工作带来不便。
同时该类车辆底盘只具备拖运功能,无法给予救援作业器具提供相关挂接点及相应的动力(如高压油源、高压气源、电源等)。
市场上部分特殊车辆如轮履带起重机或者是履带式挖机、推土机等,这些采用普通钢制矩形履带行走的车(如图2所示),能在一定的泥泞道路、无路场所行驶,但不适合高速机动行进,同时因加装矩形履带车辆本体较宽,对行驶场地空间需求较大,其车辆的通过性能较差,不便于狭小地域的救援工作开展。
根据以上介绍不难看出,目前市场上救援车辆存在如下缺点:
1)行驶系统单一、通过性差;一般救援车辆仅轮式行驶系统或全履带式行驶系统,救援地形局限性大,救援车辆本身陷入恶劣地形时,甚至需要额外的救援,救援的及时性差;
2)功能单一;仅能实现行驶功能,不能很好的满足救援时的牵引、除雪、清障等功能,无法实现自救或互救功能,同时不能为外部装置提供动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工程车辆,以改善相关技术中存在车辆的行驶模式单一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发明,提供了一种工程车辆,工程车辆包括:
车架;以及
多个行驶轮组件,均可与车架可拆卸地连接且多个行驶轮组件中的至少一个安装在车架上,多个行驶轮组件包括轮胎组件、履带轮组件和轨道轮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工程车辆还包括连接部件,轮胎组件和履带轮组件均可通过连接部件安装在车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件包括螺栓,工程车辆包括可为拆装螺栓的气动工具提供气体的气源接口,气源接口安装在车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履带轮组件包括三角形履带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80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