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电力通信网的业务运行的业务路由寻址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74339.2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715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侯健;江昊;吴静;张庚;王亚男;汪洋;丁慧霞;张颉;柴继文;刘曦;常晓青;闫龙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L12/733 | 分类号: | H04L12/733;H04L12/749;H04Q1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罗飞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电力 通信网 业务 运行 路由 寻址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电力通信网的业务运行的业务路由寻址方法,首先对电力通信网进行建模,并采用基于优先权的染色体编码方式,对通信网的业务运行状态进行编码,接着采用与编码对应的译码方式进行解码,可以得出业务路径集合,然后对节点与链路在物理层、网路拓扑层和业务组织层的脆弱性因素进行联合分析,得到电力通信网的综合脆弱性评估指标,再根据电力通信网的综合脆弱性评估指标,设置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最后将设置的目标函数作为遗传算法的目标优化函数,根据约束条件采用遗传算法对业务路由进行优化,从业务路径集合中选择出符合条件的业务路径。本发明可以提高寻址效率,并改善寻址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电力通信网的业务运行的 业务路由寻址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通信网络结构复杂化和业务多元化,电力通信网的高效、安全、稳 定运行越来越重要。
针对电力通信网不同的应用场景,传统的方法是以增加基础设施冗余度的方 式,对重要业务经过的设备进行双设备保护甚至多设备保护,或者对电力通信网 进行新增站点与光纤链路建设,提高网络连通性,但是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因 此,需要对电力通信网业务路由寻址进行优化。
本申请发明人在实施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的方法,至少存在如下 技术问题:
由于电力通信网规模不断扩大,网络结构复杂度不断提高,现有的路由优化 算法无法适应电力网络的变化,因而存在寻址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电力通信网的业务运行的业务路由寻址方 法,用以解决或者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寻址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电力通信网的业务运行的业 务路由寻址方法,包括:
步骤S1:对电力通信网的物理层、网络拓扑层与业务组织层进行联合建模, 业务集合为S={s1,s2,…,sh},电力通信网包括n个节点,h条业务路径,其中,n 和h为正整数;
步骤S2:采用基于优先权的染色体编码方式,对通信网的业务运行状态进 行编码,染色体中每个基因位表示网络中的节点,节点对应的数值表示节点的优 先权,网络节点的总数作为一个独立编码段,代表网络中一个业务的染色体独立 编码,其中,每一个独立编码段代表一个业务路径,将所有独立编码段汇总到一 起组成一个完整的染色体个体,代表电力通信网所有的业务部署;
步骤S3:采用与染色体编码相对应的译码方法对编码后的网络进行译码, 获得业务路径集合;
步骤S4:对节点与链路在物理层、网路拓扑层和业务组织层的脆弱性因素 进行联合分析,得到电力通信网的综合脆弱性评估指标;
步骤S5:根据电力通信网的综合脆弱性评估指标,设置目标函数和约束条 件;
步骤S6:将设置的目标函数作为遗传算法的目标优化函数,根据约束条件 采用遗传算法对业务路由进行优化,从业务路径集合中选择出符合条件的业务路 径。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2具体包括:
步骤S2.1:建立h*n的二维数组,h代表网络中业务路径的数量,n代表网 络的节点数;
步骤S2.2:将二维数组的每一行的每一位随机产生1~n不重复的数值,代 表不同节点的优先权,得到新的二维数组;
步骤S2.3:将新的二维数组转化成为长度为h*n的一维数组,并删除在同一 业务路径中重复出现的节点,保证每个节点业务路径中仅出现一次,其中,数组 中每个元素的地址表示染色体中每个基因位,对应的数值代表节点的优先权。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3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未经武汉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43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妈咪包
- 下一篇:一种木炭增强碳化硅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