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聚类的无监督跨域行人重识别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172875.9 | 申请日: | 2019-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2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敏;胡卓晶;赵淑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46;G06K9/6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002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监督 行人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类的无监督跨域行人重识别方法,首先,将带标签的源域图片输入到定义的网络架构中进行预训练得到baseline模型;然后,将经过风格转换的无标签目标域图像输入到baseline模型中进行特征提取并定义伪标签,接着使用定义的伪标签来细化上一阶段预训练的模型;最后,加载训练好的行人重识别模型,提取待检索图片和目标域的行人图片特征,从目标域中检索最匹配的行人图片并输出。本发明有效提高行人重识别模型在实际生活中的实用性,提升重识别性能,网络性能好,泛化能力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图像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聚类的无监督跨域行人重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行人重识别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研究,目标是给定一张待检索的行人图片,在几个互不重叠的摄像头拍摄的视频中检索该人并输出。现有的行人重识别方法都是基于一个先验条件:所有画面中的行人已被检测框检测出来了,目标域数据集都是被检测框框出来的行人图像。最初的方法依赖于手工提取特征为数据集做标记,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性能一直很低。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的迅猛发展,行人重识别的性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深度学习的优势在于卷积神经网络可以自动提取行人特征,计算特征间的距离,判断相似度,经过多次迭代训练增强模型的鲁棒性。最初基于深度学习的行人重识别方法主要关注全局特征,但全局特征通常会忽略一些在识别中很重要的局部信息,比如鞋子、衣服logo、墨镜等。因此有研究者提出了基于局部特征的方法,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种是基于部件的方法,侧重于定位具有特定语义的区域来进行局部表示;另一种是直接将图片进行水平分割的方法。最近基于GAN网络生成和扩充数据集的方法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主要是用于解决不同摄像机之间的风格差异问题,还有一处应用是基于人体姿态变化扩充数据集的,但人体姿态估计大多是根据关键点检测的,由于摄像机拍摄的照片存在对齐、遮挡、光线等问题,并不能精确地对人体的姿态进行估计。
上述提到的大多是基于有监督的学习策略,都是在某一数据集上进行有监督的训练,训练效果在该数据集上比较好,但迁移到其他数据集上就会性能大跌。此外,在实际生活中对大量数据集进行标注费时又费力,基本上是无法实现的,因此近期有研究者提出使用无监督域自适应方法,提高行人重识别模型在无标签的目标训练集上的性能。这里的无监督指的是目标数据集是无标签的,但参考数据集可以有标签。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聚类的无监督跨域行人重识别方法,有效提高行人重识别模型在实际生活中的实用性,提升重识别性能,网络性能好,泛化能力强。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聚类的无监督跨域行人重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带标签的源域图片输入到自定义的网络模型中进行预训练得到baseline模型;
(2)将无标签的目标域图片输入到StarGAN网络中生成相机不变性的新图片,并与目标域图片形成新的训练集;
(3)对新的训练集进行预处理,并输入到步骤(1)训练的baseline模型中提取特征作为每个图像的最终特征表示;
(4)根据步骤(3)生成的特征向量两两计算距离,根据自定义的阈值给一部分行人图像定义伪标签;
(5)根据步骤(4)定义的标签结合聚类算法对目标域图像进行聚类,根据聚类结果为目标域图像重新赋标签;
(6)使用自定义的伪标签作为监督信息和难分样本三元组损失细化步骤(1)中训练得到的baseline模型,每一次迭代都对行人重新标注伪标签,直到稳定;
(7)加载训练好的行人重识别模型,输入待检索图片,提取待检索图片和目标域的行人图片特征,检索最匹配的行人图片并输出。
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的自定义网络模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28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电线路雷击故障预警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电连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