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行器及其体襟翼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69568.5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08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平;石伟;蔡巧言;王飞;谢泽兵;郑平军;孙健;韩鹏鑫;张广春;袁园;孙兵;胡国暾;杜志博;张莽;解海鸥;万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4C3/28 | 分类号: | B64C3/28;B64C3/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行器 及其 襟翼 | ||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航空航天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飞行器及其体襟翼。用于飞行器的体襟翼包括板状本体,所述板状本体的一侧边设置有开口。上述体襟翼能够通过设置在板状本体上的开口减小所受的喷流干扰,从而改善飞行器在发动机工作时的俯仰配平特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航空航天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飞行器及其体襟翼。
背景技术
现有自带主发动机的面对称飞行器,与现有火箭、导弹等传统轴对称飞行器的外形不同,其气动布局可产生较大升力,出于俯仰配平控制需求,通常会在力臂最长的尾端面布置气动控制面-体襟翼。
由于面对称飞行器的喷管较短,体襟翼的绝大部分处于喷管出口之后的正下方,使得体襟翼与主发动机的喷管距离较近,喷流对体襟翼产生明显干扰。发动机喷流产生的干扰力虽然远小于发动机推力,但干扰力的作用方向垂直于体襟翼,力臂明显更长,导致喷流干扰所产生的俯仰力矩相对发动机推力所产生的俯仰力矩而言并非小量,给飞行器控制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
气动专业从喷流干扰流场机理出发,通过改变体襟翼外形,疏导喷流,显著减小了体襟翼所受的喷流干扰。关于该体襟翼设计的理念和方案在国内外均没有见到。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飞行器及其体襟翼,该体襟翼通过改变外形能够减小所受的喷流干扰,能够改善飞行器在发动机工作时的俯仰配平特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飞行器的体襟翼,该体襟翼包括板状本体,所述板状本体的一侧边设置有开口。
优选地,所述开口为梯形或喇叭形,且从所述板状本体的中心到设置有所述开口的侧边方向,所述开口的宽度逐渐增大。
优选地,形成所述开口的腰均由直边或弧形边构成。
优选地,所述板状本体为面对称结构。
优选地,所述板状本体为矩形板状结构。
另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飞行器,该飞行器包括发动机,还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任意一种体襟翼;所述体襟翼的开口与对应的所述发动机的喷管出口位置相对应,所述开口用于疏导所述发动机的喷流。
优选地,所述飞行器为面对称飞行器。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飞行器及其体襟翼,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在体襟翼的板状本体上设置有开口,因此,在上述体襟翼安装于飞行器时,可以使体襟翼安装于飞行器的发动机的喷管后侧,并使体襟翼的开口与喷管的出口位置相对,使得喷管喷出的流体能够直接通过开口,从而消除或减小喷流对体襟翼的喷流干扰,减小喷流作用于体襟翼上的作用力,因此,上述体襟翼能够通过设置在板状本体上的开口减小所受的喷流干扰,从而改善飞行器在发动机工作时的俯仰配平特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飞行器的体襟翼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体襟翼;11-板状本体;12-开口;111-第一侧边;112-第二侧边;113-第三侧边;114-第四侧边;115-顶边;116-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95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