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救灾或救护车无线网络开道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7918.6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7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蔡明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明宪 |
主分类号: | G08B21/02 | 分类号: | G08B21/02;G08G1/07;H04N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周文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树***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救灾 救护车 无线网络 开道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救灾或救护车无线网络开道装置,其包含一救灾或救护车本体,其上设置有行车状态数据传输模块、救护伤病患生命征象监控数据传输模块、监控影像数据传输模块及GPS卫星定位数据传输模块;一车载无线网络传输装置,连接于行车状态数据传输模块、救护伤病患生命征象监控数据传输模块、监控影像数据传输模块及GPS卫星定位数据传输模块,可将行车状态、生命征象、实时影像及GPS坐标数据传输至一远程监控主机,该远程监控主机经GPS坐标判断救灾或救护车本体将经过交通号志时,可控制该交通号志的灯号,为救灾或救护车本体开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救灾或救护车无线网络开道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 辅助救灾或救护车于救灾救护执勤中,道路行驶间的路口交通号志开道的装 置。
背景技术
救灾或救护车于救护救灾的执勤中,经常无法避免地,必须要穿梭于都 市中的大街小巷,而为了争取紧急救护伤病患的救援时间,故有时候必须要 强制性的做出违反路口交通号志的驾驶,以避免因为交通号志的阻挡而增加 停滞的时间。
而之所以会有如此的状况,乃在于现有技术中的路口交通号志为通过时 间设定,来进行灯号的切换,并无法因应紧急状况而作调整。最主要因素则 是过去的无线网络应用,于网络传输速度上具有一定速度的限制,进而无法 通过网络来进行路口交通号志与救灾或救护车之间的智慧化感应与控制。
然而现今,随着网络传输的技术不断演进,5G无线网络的运用逐渐成熟, 上述问题并非无法解决,故综观前所述,本发明的发明人思索并设计一种智 能救灾或救护车无线网络开道装置,以期针对现有技术的缺失加以改善,进 而增进产业上的实施利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的现有技术的不足点,本发明设计一种具备新颖性、进步性 及产业利用性等专利要件的智慧救灾或救护车无线网络开道装置,以期克服 现有技术的难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智能救灾或救护 车无线网络开道装置,其包含:一救灾或救护车本体,其上设置有一行车状态 数据传输模块、一救护伤病患生命现象监控数据传输模块、一监控影像数据 传输模块及一GPS卫星定位数据传输模块;其中该行车状态数据传输模块可 输出行车状态数据以进行无线网络的传输;其中该救护病人生命现象监控数 据传输模块可输出生命现象数据,以进行无线网络的传输;其中该监控影像 数据传输模块可将该救灾或救护车本体上所装载的各角度监视镜头的拍摄影 像转换以数字化方式的实时影像数据,以进行无线网络传输;其中该GPS卫 星定位数据传输模块则可将该救灾或救护车本体的GPS定位坐标做数字化转 换为GPS坐标数据,以进行无线网络传输;一车载无线网络传输装置,其对 应设于该救灾或救护车本体上,且电性连接于该行车状态数据传输模块、该 救护伤病患生命现象监控数据传输模块、该监控影像数据传输模块及该GPS 卫星定位数据传输模块;进而可将该行车状态数据、该生命现象数据、该实 时影像数据及该GPS坐标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输至一远程监控主机;而其中 该远程监控主机可进一步将该行车状态数据、该生命现象数据、该实时影像 数据传输至该救灾或救护车本体将前往的医院的一救护监控主机;多个交通 号志,其设置于该救灾或救护车本体及其将前往的医院之间的十字路口处的 红绿灯;及多个交通号志驱动装置,其对应装置于一该交通号志中,且其可 通过网络连通而受控于该远程监控主机,当该远程监控主机经由该GPS坐标 数据而判断该救灾或救护车本体即将经过该交通号志时,即控制该交通号志 驱动装置,以改变该交通号志的灯号,为该救灾或救护车本体开道。
其中,该行车状态数据包含油量、汽车胎压、行驶里数、电瓶电量、行 驶速度、转弯G值及行车计算机内的数值。
其中,该生命现象数据包含心跳、脉搏、血压、血氧、体温、AED剩余 电量、电击次数、自动CPR胸外按摩次数、呼吸、心电图表、意识、瞳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明宪,未经蔡明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79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