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多点轮流切换功能的尿失禁自动控制系统及其体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55574.5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05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吴双宸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泌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贾金岩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多点 轮流 切换 功能 尿失禁 自动控制系统 及其 体内 | ||
一种具有多点轮流切换功能的尿失禁自动控制系统及其体内机。体内机完全植入身体内,所述体内机包括体内微控制器和尿道阻断器,所述体内微控制器被配置成控制尿道阻断器以阻断及松开尿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内机包括设置在尿道的不同位置处的至少两个尿道阻断器,所述体内微控制器被配置成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尿道阻断器轮流地阻断和释放尿道。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具有多点轮流切换功能的尿失禁自动控制系统。本公开还涉及一种用于该尿失禁自动控制系统的体内机。
背景技术
尿失禁在老年人群中比较多见,也有一些治疗方法,但仍有大量患者没有有效治疗手段,只能依靠持续导尿或尿垫、尿裤等姑息措施,因而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严重下降,同时也给患者的家庭带来极大的困扰。因此临床上需要开发新的尿失禁治疗装置。
临床上已经开发出一种人工尿道括约肌装置,其优点是既能恢复对排尿的控制,又能通过正常尿道排尿,并不影响括约肌和附近组织的解剖结构,病人能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但是,现有的人工尿道括约肌装置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现有的人工尿道括约肌装置可靠性较低,例如其在特定情况下可能会对尿道组织的过度压迫,从而对尿道组织造成损伤。此外,现有的人工尿道括约肌装置采用手动操作泵,所述手动操作泵经皮下植入人体的阴囊或大阴唇等隐私部位,在进行排尿操作时需要手动按压该手动操作泵,操作和控制不便并且造成整个装置使用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人工尿道括约肌装置中的至少一个缺陷,本公开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方便操作和控制的尿失禁自动控制系统。本公开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尿失禁自动控制系统。
为此,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尿失禁的体内机,所述体内机完全植入身体内,所述体内机包括体内微控制器和尿道阻断器,所述体内微控制器被配置成控制尿道阻断器以阻断及松开尿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内机包括设置在尿道的不同位置处的至少两个尿道阻断器,所述体内微控制器被配置成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尿道阻断器轮流地阻断和释放尿道。
在一种构造中,所述尿道阻断器包括夹闭机构,所述夹闭机构通过液压力、电磁力、电机产生的机械力、形状记忆合金在温度变化时产生的力或双金属片在温度变化时产生的力来实现夹闭。
在一种构造中,所述体内机还包括至少一个泵、电磁阀组和储液囊,每个所述尿道阻断器均包括C形囊,所述体内微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至少一个泵以及所述电磁阀组相连,所述储液囊通过连接管经由所述至少一个泵以及所述电磁阀组与所述C形囊相连,所述体内微控制器通过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泵和所述电磁阀组的切换而轮流地使各个尿道阻断器的C形囊充液和放液。
在一种构造中,所述体内机还包括控制盒,所述至少一个泵、所述电磁阀组和所述体内微控制器被容纳在所述控制盒内。
在一种构造中,所述体内微控制器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泵以及所述电磁阀组的切换使得每次对其中一个尿道阻断器的C形囊充液并且在充液完成后释放前一次被充液的尿道阻断器的C形囊中的液体并且在预定时间内保持本次被充液的C形囊处于被充液状态。
在一种构造中,所述电磁阀组包括总电磁阀和分别为每个尿道阻断器提供的尿道阻断器电磁阀,其中各个尿道阻断器电磁阀的第一端分别与相应的尿道阻断器的进出液端口相连,各个尿道阻断器电磁阀的第二端均与总电磁阀的第一端相连,总电磁阀的第二端与储液囊的进出液端口相连,所述泵的第一端与各个尿道阻断器电磁阀的第二端相连,所述泵的第二端与储液囊的进出液端口相连。
在一种构造中,所述尿道阻断器还包括位于C形囊外侧的支撑环,所述支撑环被构造成在支撑环内的压力高于一阈值时产生弹性变形而张开。
在一种构造中,所述支撑环被构造成在支撑环内的压力小于或等于所述阈值时维持形状不变或回复弹性变形前的原形状。
在一种构造中,所述支撑环被构造成在弹性变形过程中弹力保持恒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泌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泌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55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无模压光栅膜及其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