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不锈钢隔油池油污附着现象的壳体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4097.0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0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黄奋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星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8/08 | 分类号: | C23C18/08;C23C18/12;C02F1/40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付涛 |
地址: | 2467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不锈钢 隔油池 油污 附着 现象 壳体 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不锈钢隔油池油污附着现象的壳体处理工艺,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处理工艺如下:1)制备纳米银粒子溶液;2)采用聚乙二醇为溶剂,聚乙烯亚胺为添加剂,乙酰丙酮铁为铁源,制得聚乙烯亚胺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3)制备四氧化三铁/纳米银复合粒子;4)将四氧化三铁/纳米银复合粒子经真空热处理后制备得到四氧化三铁/纳米银溶胶;5)将不锈钢隔油池壳体放入四氧化三铁/纳米银溶胶中,静置后取出烘干,即可完成对不锈钢隔油池壳体的处理。该处理工艺可以降低油污在壳体表面的附着力,使得油腻层不易形成,从而有效改善了隔油池内表面油污粘结现象,降低了油污附着率,使得隔油池易于清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不锈钢隔油池油污附着现象的壳体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饭店、宾馆、学校、企业机关等大型餐饮饮食场所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油脂,若直接排入城市的污水管道,不但会造成更大的污染,而且给污水处理增加了难度。同时,油水中含有很多有机成分,直接排入污水管道,油液附着在下水管形成厚的油腻层,造成管路堵塞,难于疏通,并且产生臭气及滋生病菌,污染周围环境。因此,含有大量油脂的餐饮污水排入城市污水管道之前,必须通过隔油池进行过滤分离,便于废物的再次利用。
隔油池是利用污水中悬浮物和水的比重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隔油池的构造多采用平流式,含油废水通过配水槽进入平面为矩形的隔油池,沿水平方向缓慢流动,在流动中油品上浮水面,由集油管或设置在池面的刮油机推送到集油管中流入脱水罐。在含油废水的流动过程中,油液容易附着在隔油池的壳体表面,形成厚的油腻层,增加了隔油池的清理难度,使得隔油池不易清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改善不锈钢隔油池油污附着现象的壳体处理工艺,可以有效改善隔油池内表面油污粘结现象,降低油污附着率,使得隔油池易于清理。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改善不锈钢隔油池油污附着现象的壳体处理工艺,具体处理工艺如下:
1)按照体积比为1:10-15:50-60,将浓度为1-1.5mol/L的硝酸银溶液、浓度为1-3%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和去离子水混合,在室温下,以200-300r/min的转速搅拌30-50min,待搅拌均匀后,按照反应体系总体积的13-17%,向混合溶液中加入浓度为0.1-0.3mol/L的抗坏血酸溶液,继续搅拌5-10min,然后将反应生成物在5000-6000r/min下分离10-15min,然后在400-500W下超声分散15-25min,得到纳米银粒子溶液;本发明中利用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表面活性剂,抗坏血酸作为还原剂,将银离子还原为零价的银粒子,在表面活性剂和反应条件搅拌的影响下,银粒子各向异性生长形成规则结构的银纳米粒子;
2)按照质量比为45-60:1,将聚乙二醇和聚乙烯亚胺加入到容器中,在80-150r/min搅拌下加热至80-90℃,然后加入聚乙二醇质量4-9%的乙酰丙酮铁,保温10-15min,然后按照5-8℃/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260-280℃,保温50-70min,冷却至60-80℃,加入到甲苯溶液中在300-400W下超声分散10-15min,甲苯溶液与聚乙二醇的体积质量比为3-6:1ml/g,静置后去除上清液,将产物用丙酮清洗2-3次,在50-70℃下烘干5-7h,即可获得聚乙烯亚胺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本发明中利用乙酰丙酮铁作为铁源,采用高温热分解法得到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前驱体,然后利用聚乙烯亚胺对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进行修饰,聚乙烯亚胺通过胺基基团结合在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表面,使得修饰后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在溶液中呈正电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星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星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40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服装打孔设备
- 下一篇:封装的胞浆分离的微生物体颗粒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8-00 通过液态化合物分解抑或覆层形成化合物溶液分解、且覆层中不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化学镀覆
C23C18-02 .热分解法
C23C18-14 .辐射分解法,例如光分解、粒子辐射
C23C18-16 .还原法或置换法,例如无电流镀
C23C18-54 .接触镀,即无电流化学镀
C23C18-18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