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龟甲胶在制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52620.6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12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义雄;吴正勇;张家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老中醫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5/586 | 分类号: | A61K35/586;A61P9/04 |
代理公司: | 武汉中知诚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71 | 代理人: | 施志勇 |
地址: | 431626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龟甲 制备 治疗 慢性 心力衰竭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龟甲胶在制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龟甲胶是由龟甲和黄酒、冰糖、豆油等辅料制备而成的胶剂或颗粒剂。临床试验表明,龟甲胶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安全性好,无任何毒副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龟甲胶在制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背景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指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而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下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为各类心脏病发展的危重及终末阶段。新型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发达国家的成人心衰患病率约1%~2%,且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70岁以上老年人心衰的患病率超过10%。根据《中国心血管报告2017》发布的数据,推算中国现有心力衰竭患者450万,且患病人数处于不断增长状态。CHF患者5年存活率为50%左右,而10年存活率仅为10%。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龄人口的不断增长,CHF已不仅仅是医学问题,更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慢性心力衰竭在中医里属于“心悸”、“胸痹”、“喘证”、“水肿”等病症范畴,《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等医学典籍对其病因和一般症状均有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胸痹心痛的诊断依据、证侯分类和疗效评定”,定义胸痹心痛是由邪痹心络,气血不畅而致胸闷心痛,甚则心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等为主症的心脉疾病。”
目前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一直以西药为主,主要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利尿药、β受体阻断药、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药、醛固酮抑制剂等。虽然这些药物可以改善临床症状,但长期应用易出现低血钾、低血镁、低血钠、高酸尿血症、糖耐量异常、酸碱平衡紊乱、肾功能恶化、室性心律失常及瘁死等不良反应。近年来,部分专家学者提出中医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多运用益气活血、温阳利水、健脾化痰之法,效果各有敝利。因此,在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的险峻形势下,研究和开发出一种疗效确切,耐受性好且副作用少的治疗药物依然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难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第一部第181页记载龟甲胶功能与主治为:“滋阴,养血,止血。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腰膝酸软,血虚萎黄,崩漏带下。”目前,龟甲胶未见有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试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报告。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对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龟甲胶在制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药物中的应用,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提供一种新的药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龟甲胶在制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的龟甲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龟甲胶为胶剂,由龟甲和辅料制备而成。其重量比为龟甲∶冰糖∶黄酒∶豆油=100∶2~6∶0.2~0.4∶0.2~0.4。
所述的龟甲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龟甲胶为颗粒剂,由龟甲和辅料制备而成。其重量比为龟甲∶冰糖∶黄酒∶豆油=100∶2~6∶0.2~0.4∶0.2~0.4,香精适量。
所述的龟甲胶,其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龟甲→前处理→煎煮→滤过→合并滤液→静置→滤过→减压浓缩成清膏→配料→浓缩成稠膏→冷凝,切片→晾干→龟甲胶胶剂
所述的龟甲胶,它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龟甲→前处理→煎煮,滤过→合并滤液→静置→滤过→减压浓缩成清膏→喷雾干燥→称量→加入辅料→制粒→干燥→龟甲胶颗粒剂;其中龟甲胶粉∶辅料=1∶2~4,辅料中蔗糖粉∶香精=4000克∶1~5毫升。
所述的龟甲胶,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其用量为人体可接受的用量。优选其用量以龟甲胶计为3~12克/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老中醫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北老中醫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26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