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婴儿用防踢被穿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1908.1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0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曾金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G9/04 | 分类号: | A47G9/04 |
代理公司: | 35100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方淮;蔡学俊 |
地址: | 3631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戴 防踢被 被体 婴儿 穿戴装置 可拆连接 可拆组件 背心式 蒙头 前部 带子 保暖 覆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婴儿用防踢被穿戴装置,包括由薄而软的带子制成并用于穿戴在婴儿身上的背心式穿戴组件和用于覆盖在穿戴组件上方的被体,所述穿戴组件的前部及两侧分别经可拆组件与被体实现可拆连接。该装置既可以保暖,又防止蒙头睡的防踢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婴儿用防踢被穿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婴儿用防踢被,很多的解决方案是睡袋或者用夹子把被子固定在床体上。而现有用于婴儿防踢被子的方案,主要以睡袋和夹子固定被子在床体上为主。
以睡袋为主的解决方案,存在的问题是婴儿睡觉的空间变小,翻身受局限,如果前后睡袋层一样,仰卧睡时,背部太热。如果背部薄,前面厚,在侧卧睡时,背部又太冷,容易受凉感冒。以夹子固定被子在床体上的方案,存在的问题是,婴儿在睡觉的时候,可以说是三百六十度的旋转睡眠,在熟睡的时候,不自主的换了方向,但被子不会跟着婴儿身体移动,婴儿很大可能是整个身体包括头部,都裹在被子里面,这样导致会缺氧,呼呼不畅,造成蒙头睡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用防踢被穿戴装置,该装置既可以保暖,又防止蒙头睡的防踢被。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婴儿用防踢被穿戴装置,包括由薄而软的带子制成并用于穿戴在婴儿身上的背心式穿戴组件和用于覆盖在穿戴组件上方的被体,所述穿戴组件的前部及两侧分别经可拆组件与被体实现可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穿戴组件包括位于两侧的侧带、用于套置在婴儿前胸位置且两侧部位于腋窝位置的环形带以及腰带,所述侧带的一端设置有绕过肩膀并位于腋窝后侧的拐部,所述环形带套置于两侧带上并与侧带及侧带的拐部相连接,所述侧带的另一端向下延伸,所述腰带设置于婴儿肚脐位置且两端分别与两侧带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带位于腋窝位置的两侧部及前胸位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环形圈,所述腰带的两侧部分别设置有环形圈。
进一步地,所述被体上与环形圈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环形圈相连接的搭扣。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带上位于腋窝位置的部位设置有感温层。
进一步地,所述可拆组件为搭扣、魔术贴或子母扣,或可拆组件为设置在穿戴组件上的绳体和设置于被体上的绳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制作成本简单,既能防止踢被,又能感温,排除蒙头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穿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被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穿戴组件 11-侧带 12-环形带 13-腰带 14-拐部 15-环形圈 20-被体 21-搭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浅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参考图1和图2
一种婴儿用防踢被穿戴装置,包括由薄而软的带子制成并用于穿戴在婴儿身上的背心式穿戴组件10和用于覆盖在穿戴组件上方的被体20,所述穿戴组件的前部及两侧分别经可拆组件与被体实现可拆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穿戴组件包括位于两侧的侧带11、用于套置在婴儿前胸位置且两侧部位于腋窝位置的环形带12以及腰带13,所述侧带的一端设置有绕过肩膀并位于腋窝后侧的拐部14,所述环形带套置于两侧带上并与侧带及侧带的拐部相连接,所述侧带的另一端向下延伸,所述腰带设置于婴儿肚脐位置且两端分别与两侧带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未经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19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的蚕丝被制作方法
- 下一篇:保健枕头装置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