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转移涂层伞面织物的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48565.3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45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丁晓东;李华桥;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圣山科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14 | 分类号: | D06N3/14;D06N3/00;D06C7/02;D06C1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龙华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02 | 代理人: | 方琦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转移 涂层 织物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少有害气体排放,保证涂层后优异耐曲折和耐磨耗性能,有效避免雨伞折叠后防水性能下降与抗紫外线效果的耐磨转移涂层伞面织物的生产工艺,采用了离型纸干法转移涂层技术,按照四涂四烘工艺设计,有效减少树脂浆料往织物组织中的渗透。本发明通过选用高固含量的聚胺酯树脂多次重复涂层,布面的防水性能(静水压指标)可达到10000MM/H2O以上,防水性能提升30倍以上,可以有效避免雨伞折叠后防水性能下降的问题。通过将涂层浆料涂覆在光滑的离型纸表面可实现连续的无孔膜,通过物理手段实现可见光零透过,UPF值可达到50+,达到永久性抗紫外线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品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少有害气体排放,保证涂层后优异耐曲折和耐磨耗性能,有效避免雨伞折叠后防水性能下降与抗紫外线效果的耐磨转移涂层伞面织物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国内雨伞行业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明显,雨伞生产厂家能够选择的雨伞面料基本上只有常见的四种面料,诸如黑胶布、银胶布、色胶布、丙烯酸透明胶涂层。雨伞行业进入门槛较低产品同质化竞争明显,由此造成雨伞厂销售压力增加,新款产品设计及迭代更新相当缓慢。
干法直接涂层工艺是涂层技术中比较简单的一种工艺,通过刮刀将高分子涂层树脂均匀地涂布织物表面,再经过高温烘干使溶剂挥发,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或多层连续薄膜的加工技术;伞面布经涂层后手感、外观和风格得到明显改善,增加了许多新的功能:如防水、遮光、阻燃、抗紫外线等功能。伞面布干法涂层设备通常采用悬浮式刮刀涂层机,常见的干法涂层伞面布主要品种有以下四大种类:
(一)透明胶:通过PA 丙烯酸树脂涂层处理,具有防水功能,成本低;
(二)PU黑胶:通过聚胺酯涂层树脂中添加黑色油墨,涂层面呈黑色。处理过的面料具有一定的遮光、防晒效果,防水效果好;
(三)银胶:通过涂层树脂中铝粉等着色颜料均匀分布在织物表面,处理后的面料具有一定的金属光泽;
(四)色胶:通过涂层树脂中添加云母矿石微粒均匀分布在织物表面具有类似珍珠的柔和光泽。
离型纸干法转移涂层技术主要应用于合成革生产行业,主要利用刮涂装置浆聚胺酯刮涂在经有机硅处理过的离型纸表面,接着烘干,再涂覆粘合剂通过层压工艺,将织物与树脂膜粘合在一起,经烘燥冷却后再将离型纸同织物分离。根据产品风格要求可以在离型纸表面进行连续多次重复涂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提供一种耐磨转移涂层伞面织物的生产工艺,将离型纸干法转移涂层技术应用到雨伞布产品,从而得到减少有害气体排放,保证涂层后优异耐曲折和耐磨耗性能,有效避免雨伞折叠后防水性能下降与抗紫外线效果的雨伞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磨转移涂层伞面织物的生产工艺,所述生产工艺包括基布准备与离型纸干法转移涂层制备;其中离型纸干法转移涂层制备包括离型纸选择、着色层表面涂、第一次烘干冷却、遮光层中涂、第二次烘干冷却、保色层涂、第三次烘干冷却、无溶剂聚氨酯粘合层、基布层压转贴、烘干冷却、离型纸剥离以及成品打卷。
在本技术方案中,本发明采用了独特的离型纸干法转移涂层技术,按照四涂四烘工艺设计,有效减少树脂浆料往织物组织中的渗透,保证了伞面布柔软手感和胶膜面触感有如肌肤般的Q弹手感。伞面布常用的防水性能(静水压指标)一般只有 300MM/H2O,雨伞经使用后多次折叠会出现防水性能下降甚至有漏雨的情况发生,本发明通过选用高固含量的聚胺酯树脂多次重复涂层,布面的防水性能(静水压指标)可达到10000MM/H2O以上,防水性能提升30倍以上,可以有效避免雨伞折叠后防水性能下降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圣山科纺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圣山科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85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