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化智能灯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42742.7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59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姚斌雄;邓伟;卓浩吉;顾佳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凯耀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5/20 | 分类号: | H05B45/20;H05B45/325;H05B45/345;H05B45/34;H05B45/36;H05B45/355;H05B45/3725;H05B45/395;H05B35/00;F21V2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化 智能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小型化智能灯,包括灯杯、与灯杯固定连接的灯头和覆盖在灯杯口的出光面,所述灯杯内固定有灯板和驱动板,所述灯板与出光面相互平行固定在灯杯内,所述驱动板与灯板相互垂直固定在灯杯内并通过导线与灯头连接,所述灯板上设有线性PWM调光电路,所述驱动板设有小型化高功率因数控制电路,小型化高功率因数控制电路对线性PWM调光电路供电。本发明具有体积小、输入功率因素高、电压平稳、光波动低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小型化智能灯。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智能灯大多同时包含白光灯和彩光灯,能够根据控制电路进行灯光变换和灯光调节,参考图4是现有技术的电路结构框图,其中控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市电输入、ACDC转换电路、DCDC转换电路和控制模组,市电输入和控制模块连接到开关电源PWM调光电路,开关电源PWM调光电路再连接到CW,WW灯珠,从而控制CW,WW灯珠的亮灭,CW,WW灯珠为白光灯;ACDC转换电路和控制模块连接到线性PWM调光电路,线性PWM调光电路再连接到RGB灯珠,从而控制RGB灯珠的亮灭和颜色变化,RGB灯珠为彩光灯。其中,对白光灯和彩光灯的控制是独立的,电路结构复杂,同时由于独立控制白光灯和彩光灯,必要的电子元件数量较多,整体必要电子元件数量超过54个,因此承载电子元件的驱动板的体积庞大,使得灯体的体积庞大,不利于小外形智能化产品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了由于驱动板的体积庞大导致灯体体积大,不利于小外形智能化产品的应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小型化智能灯,通过改进对白光灯和彩光灯的控制电路减少整体必要电子元件数量,从而减小驱动板的体积,使灯体能够做小型化设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小型化智能灯,包括灯杯、与灯杯固定连接的灯头和覆盖在灯杯口的出光面,所述灯杯内固定有灯板和驱动板,所述灯板与出光面相互平行固定在灯杯内,所述驱动板与灯板相互垂直固定在灯杯内并通过导线与灯头连接,所述灯板上设有线性PWM调光电路,所述驱动板设有小型化高功率因数控制电路,小型化高功率因数控制电路对线性PWM调光电路供电。
所述出光面为透镜或扩散板,按出光角度的需求设计相应的透镜或扩散板,灯板通过螺丝2固定在灯杯内;驱动板与灯板相互垂直的作用是使灯板相当于架空在灯杯内,合理利用空间位置关系使用于灯板散热的有效空腔体积增大,方便灯板散热,同时采用小型化高功率因数控制电路对线性PWM调光电路供电,优化了电路结构,减少了电子元件数量,有利于驱动板的小型化设计,使得本发明体积小,应用于小外形智能化产品。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板还设有控制模组,驱动板通过导线与控制模组供电连接,所述控制模组设有模组控制电路和收发天线,所述灯板上设有天线孔,所述收发天线从天线孔穿出。控制模组可为2.4G遥控、BLE、WIFI和ZIGBEE,天线可穿过灯板,伸到出光面的下面,有利于避开金属屏蔽提高天线的灵敏度。
作为优选,所述小型化高功率因数控制电路包括功率因素控制电路和FLYBACK电路、功率因素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输入功率因素;FLYBACK电路,与功率因素控制电路输出端连接,并为线性PWM调光电路供电,FLYBACK电路输出端与模组控制电路控制端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功率因素控制电路包括线性恒流芯片US21,电容CD21,二极管DS21,二极管DS22,电阻RS21A,电阻RS21B,电阻RS22,所述线性恒流芯片US21型号为PM2015B,
市电火线接有保险丝F11,再通过整流桥DS11与电容CD21的一端连接,电容CD21的另一端、二极管DS21的负极与二极管DS22的正极并接,二极管DS22的负极、电阻RS21A的一端与电阻RS21B的一端并接,电阻RS21A的另一端与线性恒流芯片US21的HSD脚连接,电阻RS21B的另一端、二极管DS21的正极与线性恒流芯片US21的GND脚接地,线性恒流芯片US21的CS脚通过电阻RS22连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凯耀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凯耀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27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片状粘合材料的切断方法和片状粘合材料的切断装置
- 下一篇:双极晶体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