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管热处理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40624.2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5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冯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金烨铜管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F1/08 | 分类号: | C22F1/08;C22F1/02;C21D9/08;C21D1/26 |
代理公司: | 36129 南昌赣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钟隆辉 |
地址: | 3642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管 装炉 出炉 加热 吊装 进气口 热处理加工工艺 氮气 工件入炉 工作效率 光亮退火 连续作业 铜管加工 氧化现象 预抽真空 充氮气 抽真空 炉胆盖 单炉 多层 立柱 炉胆 炉内 取件 整炉 保温 余热 保证 便利 改进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管热处理加工工艺,S1、装炉;S2、抽真空;S3、充氮气;S4、加热并保温;S5、取件。先对炉胆进行预抽真空至‑0.1Mpa,然后通过炉胆盖进气口,充入0.02Mpa‑0.04Mpa氮气,作为保护气氛,从而实现光亮退火,采用多层装炉,最大限度保证单炉工作效率,出炉时,只需吊装立柱,便可将整炉工件吊出,同时为保证生成的连续性,出炉时可吊装下一炉工件入炉,充分利用炉内余热,缩短加热时间,实现多班次连续作业,通过改进措施,降低了铜管的开裂现象,氧化现象得到彻底改善,产品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给铜管加工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铜管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铜管热处理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国标牌号T2铜因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及相比无氧铜的经济性,成为制作机车电缆连接附件铜管接线头的首选原材料,但是现有的铜管,经箱式电阻炉退火后,铜管的表面氧化程度比较严重,还会出现开裂等现象,氧化现象影响铜管的表面质量,影响接线头的导电性能,开裂现象直接导致产品报废,导致生产成本提高,工厂的经济效益降低,给铜管生成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铜管热处理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管热处理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铜管热处理加工工艺,
S1、装炉,使用井式真空退火炉,先将工件装入退火架,使用吊装工具吊入炉胆,并盖好炉胆盖,拧紧螺丝,再将炉胆吊入炉膛;
S2、抽真空,将真空泵与进气口连接,先进行预抽真空,当炉胆内压力接近-0.1Mpa,即可停止抽气,并记录抽真空所用时间,抽真空时间不超过6分钟,若超出需检查设备,保压5分钟,观察压力表不得有变化,否则需检查泄露;
S3、充氮气,接通进气口充入氮气,当压力表指示在0.02Mpa-0.04Mpa之间,即可停止充气,观察压力表不得有变化,否则需检查泄露;
S4、加热并保温,设定加热温度450-500摄氏度,保温时间110-120分钟,加热期间需观察压力表,注意控制压力,确保炉胆内压力控制在0.1Mpa以下且不低于0.05Mpa,以免发生因炉胆内气压随炉温升高而引起的过度膨胀而导致炸炉,或气压过低导致空气倒流入炉胆,使退火件氧化;
S5、取件,随炉温冷却至小于或等于50摄氏度方可打开炉盖,取出工件。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井式真空退火炉主要结构由炉膛、炉胆、温控柜和真空泵组成。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炉胆的外形设置为圆形,采用310S耐高温不锈钢材料制成,胆壁厚10mm,其上法兰有硅橡胶密封圈,胆口法兰厚30mm,材质为310S耐高温不锈钢,罐底为椭圆封头。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加热元件材质为Cr20Ni80镍铬电阻带,分上、中、下三区环形分布与炉膛内,使得热辐射均匀作用到炉胆。
优选的,所述炉膛采用全纤维节能炉衬,与砌筑耐火砖相比,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同时减轻炉膛重量,使得蓄热量小,升温快。
优选的,所述炉胆盖密封圈由闭式冷却塔提供循环水冷却,延长密封圈使用寿命,保证了真空度及密封效果。
优选的,所述炉胆盖上设有排气阀,用于加热过程中的压力调节,保证炉内气压稳定于0.1Map以下。
优选的,所述S1步骤中采用退火工装盘,将铜管逐一放置,使得铜管互相不会发生碰撞,同时保证受热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金烨铜管配件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金烨铜管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06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