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司用指纹识别大数据分析的数据收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38440.2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9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川;陈奕傧;张绍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B08B1/00;B08B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司 指纹识别 数据 分析 收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司用指纹识别大数据分析的数据收集系统,涉及指纹识别大数据分析技术领域,包括机体、清洁机构和指纹录入模块,所述机体的左侧中部固定有指纹识别屏,且机体的四角处设置有防护角,所述机体的左侧上方安装有上盖,且上盖的两端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清洁机构设置于上盖的内侧,所述清洁机构的两端安装有移动机构,所述指纹录入模块电性连接于机体的输出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通过对清洁机构的设置便于通过清洁布对指纹识别屏的表面进行清洁,去除指纹识别屏表面的油脂、水渍和灰尘,其中压片的设置能够对下方的清洁布进行压合固定,通过铰链便于转动压片,从而便于取出清洁布进行清洗或者更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指纹识别大数据分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公司用指纹识别大数据分析的数据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指纹识别是指通过比较不同指纹的细节特征点来进行鉴别的生物识别技术,可用于身份鉴定,该技术拥有识别速度快、采集方便和价格低廉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等众多学科领域,大数据分析是指对规模巨大的数据进行分析,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大数据分析也应运而生,在公司运作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的方式对员工指纹信息进行识别认证和收集,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
现有的指纹识别大数据分析的数据收集系统所用机体在进行指纹录入时不便于对指纹识别屏进行自动清洁,指纹识别屏表面可能沾染油脂、水渍和灰尘,并且普通的清洁机构也不便于拆装和更换,而且一般的大数据分析的数据收集系统不能够主动对指纹信息数据进行网络备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公司用指纹识别大数据分析的数据收集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司用指纹识别大数据分析的数据收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指纹识别大数据分析的数据收集系统所用机体在进行指纹录入时不便于对指纹识别屏进行自动清洁,指纹识别屏表面可能沾染油脂、水渍和灰尘,并且普通的清洁机构也不便于拆装和更换,而且一般的大数据分析的数据收集系统不能够主动对指纹信息数据进行网络备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公司用指纹识别大数据分析的数据收集系统,包括机体、清洁机构和指纹录入模块,所述机体的左侧中部固定有指纹识别屏,且机体的四角处设置有防护角,所述机体的左侧上方安装有上盖,且上盖的两端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清洁机构设置于上盖的内侧,所述清洁机构的两端安装有移动机构,所述指纹录入模块电性连接于机体的输出端,且指纹录入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指纹采集模块,所述指纹采集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数据存储模块,且数据存储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网络数据平台,所述网络数据平台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指纹信息库,且指纹信息库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数据备份模块,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的输出端还电性连接有数据整合模块,且数据整合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部门分类信息库,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的输出端还电性连接有数据匹配模块,且数据匹配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身份读取模块,所述身份读取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身份验证模块,且身份验证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错误警报模块。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卡块、卡槽和固定螺栓,所述上盖的两端固定有卡块,且卡块的下方外侧设置有卡槽,所述卡块的中部上方安装有固定螺栓。
优选的,所述上盖通过卡块与卡槽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且上盖的对称中心与指纹识别屏的对称中心重合,并且上盖的内部中间为中空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清洁机构包括有活动板、清洁布、铰链和压片,所述活动板安装于上盖内侧,且活动板的底部设置有清洁布,所述活动板的上方两侧安装有铰链,且铰链的内侧固定有压片。
优选的,所述压片之间关于活动板的竖直中心线相对称,且压片通过铰链构成活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有固定板、微型电机、齿轮和齿条,所述活动板的两端安装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上方安装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电机轴一侧固定有齿轮,且齿轮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齿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理工学院,未经东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84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