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跟磨架的细长工件专用磨抛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34423.1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7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朱派龙;张铛锋;范瑞;余岩;张东峰;李平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4B21/02 | 分类号: | B24B21/02;B24B21/18;B24B21/20;B24B27/00;B24B4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瑶 |
地址: | 510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长 工件 专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带跟磨架的细长工件专用磨抛装置,包括跟磨架和磨抛装置,磨抛装置用于磨抛加工细长工件,跟磨架用于给细长工件提供一个支撑力,跟磨架包括第一施压张缩杆、第二施压张缩杆、压紧装置、弹性支撑装置、可调支架以及底座,可调支架安装于底座,第一施压张缩杆与第二施压张缩杆均铰接于可调支架,第一施压张缩杆与第二施压张缩杆之间形成一个夹角,弹性支撑装置用于支撑第一施压张缩杆和第二施压张缩杆,压紧装置对第一施压张缩杆和第二施压张缩杆的施力方向与弹性支撑装置相反。且细长工件一次装夹实现车削粗加工和磨削精加工,减少二次装夹的时间、劳动量并避免重复定位误差,实施方便简单,装夹和调整操作容易,装置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带跟磨架的细长工件专用磨抛装置。
背景技术
市面上有不少的用于车床上的自带回转动力的专用砂带磨头(如CN200410026653“双磨头高效镜面抛光装置及其镜面抛光的工艺方法”),这个磨头可以像车刀一样安装于刀台上,从而实现“车床变磨床”的功能,这样工件在一次装夹后,可以在粗车、半精车、精车等车削工步后,接着实施精密磨削或研抛工步,从而可以带来诸多优势:①避免二次装夹误差,提高加工精度,②减轻劳动强度和劳动量,③节约磨床设备成本和占地空间,④减少辅助时间和工件转运时间,提高整体效率。这些磨头主要用于工件较短或工件刚性较好的场合,而对于刚性较差的细长杆件类工件(杆件、管件),这类装置不能很好地适应,因为磨头施加于工件上的法向力和切切向力会使得工件弯曲,从而获得的圆柱度误差较大而超差,或造成工件弯曲的永久塑性变形。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带跟磨架的细长工件专用磨抛装置,其能够适合于刚性较差的细长工件的磨抛加工,避免细长工件在加工中出现弯曲,提高加工精度,且能够适用于不同直径型号的工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带跟磨架的细长工件专用磨抛装置,包括跟磨架和磨抛装置,磨抛装置用于磨抛加工细长工件,跟磨架用于给细长工件提供一个支撑力,跟磨架包括第一施压张缩杆、第二施压张缩杆、压紧装置、弹性支撑装置、可调支架以及底座,可调支架安装于底座,第一施压张缩杆与第二施压张缩杆均铰接于可调支架,第一施压张缩杆与第二施压张缩杆之间形成一个夹角,弹性支撑装置用于支撑第一施压张缩杆和第二施压张缩杆,压紧装置对第一施压张缩杆和第二施压张缩杆的施力方向与弹性支撑装置相反。
进一步,可调支架为长度方向沿横向设置的可调支架,压紧装置包括压紧装置本体和压紧推力装置,压紧推力装置作用于压紧装置本体,压紧装置本体的中间设有通孔,压紧装置本体套接于可调支架,压紧装置本体设有第一施压部和第二施压部,第一施压部抵接于第一施压张缩杆,第二施压部抵接于第二施压张缩杆。
进一步,压紧装置本体、第一施压部和第二施压部为环状一体结构的压紧套筒。
进一步,可调支架与底座的相对位置可调,底座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用于固定连接可调支架与底座。
进一步,固定装置为紧固螺钉,紧固螺钉穿过底座抵接于可调支架。
进一步,压紧推力装置包括设置于底座的压紧调节螺栓孔和穿过压紧调节螺栓孔的压紧调节螺栓,压紧调节螺栓的一端抵接于压紧装置本体。
进一步,弹性支撑装置为薄片弹簧,薄片弹簧的一端固定于第一施压张缩杆,薄片弹簧的另外一端固接于第二施压张缩杆。
进一步,第一施压张缩杆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转动装置,第二施压张缩杆也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转动装置,第一转动装置和第二转动装置与细长工件抵接。
进一步,第一施压张缩杆的一端设有第一轴承,第二施压张缩杆的一端设有第二轴承,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均分别与细长工件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44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