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牦牛绒、羊绒混纺粒子纱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33715.3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6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俞帅;张卫民;薛惊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赛妮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1G21/00;D01G13/00;D01G15/04;D01H5/22 |
代理公司: | 慈溪夏远创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6 | 代理人: | 金弘毅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牦牛 羊绒 混纺 粒子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牦牛绒、羊绒混纺粒子纱生产方法,涉及纺织技术领域,通过主要的6个步骤获得骆马毛粒子纱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牦牛绒、羊绒混纺粒子纱生产方法,通过混纺方法在不降低纱线本身的支数的条件下加入牦牛绒,解决了牦牛绒本身可纺性能较差的问题,进一步增加粒子纱的多样性,在具有羊绒粒子纱本身外观的情况下使得纱线还具有牦牛绒的手感的外观特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牦牛绒、羊绒的混纺技术。
背景技术
牦牛绒是中国特有的纺织原料,是理想的高档服用纤维。牦牛绒光泽自然柔和,弹性好,强度高,手感滑糯、蓬松柔软,有特殊的吸湿放热功能,保暖效果好,其织物质地可与羊绒相媲美。但目前常见的牦牛绒产品主要是粗纺粗支纱,用于加工较厚的衣物,手感较粗硬,服用性能较差,产品单一,市场也比较小。羊绒本身也是一种十分珍贵的纺纱原料,保暖性能、手感等各方面都非常优秀。但是纯粹的羊绒制品或者是牦牛绒制品无论是风格上还是款式上都相对单一,羊绒粒子纱的出现增加了羊绒产品的多样性,能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对于服装除了保暖以外的需求,羊绒粒子纱是在原羊绒纱线中加入一种或者几种彩色粒子的新型针织纱线,不同粒子配比,颜色搭配都可以很好地满足人们个性化方面的需求。从羊绒粒子纱面世至今,市场上需求量每年都在增加,在原有的产品市场达到饱和之前,开发新的分支是必然的趋势,将牦牛绒和羊绒粒子纱结合将会是一种很好尝试。研发牦牛绒与羊绒混纺的粒子纱产品将会进一步增加粒子纱的多样性,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牦牛绒、羊绒混纺粒子纱生产方法,通过混纺方法在不降低纱线本身的支数的条件下加入牦牛绒,解决了牦牛绒本身可纺性能较差的问题,进一步增加粒子纱的多样性,在具有羊绒粒子纱本身外观的情况下使得纱线还具有牦牛绒的手感的外观特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牦牛绒、羊绒混纺粒子纱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选用细度在16μm~20μm、纤维长度在25mm~35mm之间的牦牛绒纤维,选用细度在14μm~17μm、20mm以下短绒率15%以下的羊绒纤维,以质量百分比计,将两者混合成混纺料,其中牦牛绒纤维占70%~80%,羊绒纤维占20%~30%;步骤B:将染色过的羊绒纤维加工成直径在2mm ~4mm之间的羊绒粒子;步骤C:对混纺纤维进行和毛,和毛时,混纺料进行混合、铺层打1遍,然后加入和毛助剂,再打1遍,将不同颜色的羊绒粒子混合装入绒袋中,用高压气枪在绒袋中将羊绒粒子吹散并混合均匀,混合后的羊绒粒子与和好的混纺料铺层,过和毛机混打一遍,同时不再添加和毛助剂;步骤D:对混纺纤维进行梳毛,梳毛机选用四锡林单过桥形式,从胸锡林到D节,每一组剥毛辊和工作辊都用相同厚度的垫片垫高,剥毛辊垫一个垫片,工作辊垫两个,以减弱梳理强度,避免将羊绒粒子梳理太开。锡林道夫间隔距0.60mm~0.80mm,斩刀抬高,根据毛网及粒子大小状态进行调整;步骤E:对混纺纤维进行细纱,采用B7走架细纱机,细纱时牵伸倍数在1.2~1.5之间,捻度在440捻/米~520捻/米之间,捻向Z;步骤F:对混纺纱进行络筒,络筒时棉结参数调整为300%~400%,短粗200%~250%,长度4cm~5cm,络筒结束后得到纱支数8Nm ~24Nm,双纱捻度200捻/米~300捻/米 ,捻向S的粒子纱。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A中,羊绒纤维的平均长度在34mm以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C中,和毛助剂包括和毛油FX-905和抗静电剂FX-AS301。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D中,锡林道夫间隔距0.70mm。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E中,细纱时牵伸倍数为1.3,捻度为480捻/米。
上述技术方案中,络筒时棉结参数调整为350%,短粗230%,长度4.5cm。
上述技术方案中,最终得到的粒子纱纱支数20Nm,双纱捻度250T/m ,捻向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赛妮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康赛妮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37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电场人身意外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点阵或多孔结构的各向异性的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