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配电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29459.0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2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兵;王燕玲;李宝;吴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同智机电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4/00 | 分类号: | H02J4/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汪贵艳 |
地址: | 230088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配电 控制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高压配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电路、信号采集电路、配电控制电路、线缆检测电路和微处理器,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充电电路和配电控制电路连接,线缆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和信号采集电路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连接,充电电路连接在接触器两端,配电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经接触器与容性设备连接,信号采集电路连接在接触器与容性设备的连接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配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包括预充电主回路、预充电驱动电路和预充电短路保护电路,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入端接总线控制端、输出端接预充电驱动电路,预充电驱动电路驱动端接预充电主回路,预充电主回路输出端与所述容性设备连接,预充电短路保护电路连接在预充电主回路和预充电驱动电路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配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充电短路保护电路包括二极管V10、光电耦合器E8、电平转换芯片N4、功率晶体管V11和运算放大器N5A;二极管V10的负极与所述预充电驱动电路输出端连接,二极管V10的正极与光电耦合器E8中的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光电耦合器E8中的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依次串接电阻和电容后接地,光电耦合器E8中的发光二极管负极与电平转换芯片N4连接,电平转换芯片N4经功率晶体管V11与运算放大器N5A的输出端连接,运算放大器N5A的正相输入端与所述预充电主回路的电流输出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配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控制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E4、二极管D2、场效应管Q3、二极管V9、晶体管耦合器E7和运算放大器N6B;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光电耦合器E4中的发光二极管负极连接,光电耦合器E4中的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和与场效应管Q3的栅极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经电阻R34与场效应管Q3的源极连接;
场效应管Q3的源极与运算放大器N6B的输入端连接,场效应管Q3的漏极与二极管V9的正极连接,二极管V9的负极与晶体管耦合器E7输入端连接,晶体管耦合器E7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器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配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采集电路包括电压采集电路和电流采集电路,电压采集电路包括电阻分压模块和ADC采集电路;电阻分压模块的输入端接高压电源、输出端接ADC采集电路,ADC采集电路的输出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高压电源和信号采集电路之间还设置数字隔离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压配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采集电路包括电流电压转换器、差分放大电路和RC滤波电路,电流电压转换器的输入端与电流传感器输出端连接,电流电压转换器的输出端与差分放大电路连接,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RC滤波电路连接,RC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
所述信号采集电路包括3路电压采集电路和2路电流采集电路,3路电压采集电路分别采集所述高压电源输入、所述高压电源输出和保险丝输出,2路电流采集电路分别采集配电输出电流和高压供电系统总电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配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检测电路包括分压电路、比较电路和光电耦合器E1;分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比较电路连接,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与光电耦合器E1连接,光电耦合器E1的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分压电路和比较电路均连接有电源。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高压配电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微处理器接收总线发送的控制接通指令,经PWM端口输出控制信号至充电电路以打开充电电路对容性设备进行充电;
微处理器接收信号采集电路采集的电压信息和电流信息,确认容性设备是否完成充电,并进行过压保护;
充电完成后,微处理器控制充电电路关闭充电,并打开配电控制电路,控制接触器吸合,以使容性设备正常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同智机电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同智机电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945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资源转移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电动机内部高效散热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