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馏-结晶耦合工艺连续化提纯2-氯-5-甲基吡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24675.6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89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张曦;王根林;丁克鸿;徐林;许越;郭玉秀;王浩;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瑞祥化工有限公司;江苏瑞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宁夏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13/61 | 分类号: | C07D213/61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和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4 | 代理人: | 孙伯庆 |
地址: | 225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馏 结晶 耦合 工艺 连续 提纯 甲基 吡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简单精馏‑结晶耦合的组合工艺,用来连续化去除2‑氯‑5‑甲基吡啶粗品中的同分异构体及其他杂质,达到高度提纯的目的。具体的,以2‑氯‑5‑甲基吡啶的萃取油层为起始原料,经脱溶,除焦、精馏得到浓缩馏分,再经过悬浮结晶、洗涤分离、层结晶的组合工艺得到高纯度2‑氯‑5‑甲基吡啶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工的技术领域,涉及简单精馏加结晶耦合工艺连续化提纯2-氯-5-甲基吡啶的方法。
背景技术
2-氯-5-甲基吡啶是生产农药吡虫啉、乙虫脒(吡虫清)等农药的重要中间体,它的研究为我国烟碱类杀虫剂的生产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我国农药的创制和医药工业提供了一种有用的中间体,为创制杂环类的后继品种提供了重要的原料。2-氯-5-甲基吡啶的生产过程中会生成同分异构2-氯-3-甲基吡啶,二者相对挥发度小,并且沸点接近,难以通过精馏方式提纯。
目前,2-氯-5-甲基吡啶与2-氯-3-甲基吡啶的主要分离方法有高真空精馏、萃取精馏、铜盐络合法、Pd/C催化剂加氢脱氯法、低温结晶-粗馏法。这些方法都不可避免的具有工艺路线长、能耗大,分离不彻底,收率低等缺陷。高真空精馏法相较于普通精馏在分离效果上是有提升的,但要想达到99%以上的分离度,需要理论塔板数174和回流比16.2,势必增大能耗。公开号为CN1403181A,名称为“萃取蒸馏分离2-氯-5-甲基吡啶和2-氯-3-甲基吡啶的方法”的发明专利,运用萃取精馏法分离2-氯-5-甲基吡啶与2-氯-3-甲基吡啶,利用二元醇或三元醇为萃取剂进行连续化分离,对于萃取精馏法,萃取剂的选择很苛刻,且不能明显提升2-氯-5-甲基吡啶的纯度,而且后期又存在萃取剂的分离,过程繁琐,操作难度大。宣日成等(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3,31(2):208-211)通过采用形成氯化铜配合物的方法,先将2-氯-5-甲基吡啶从混合物中以配合物的形式分离出来,再将配合物水解,得到纯度为99.1%的2-氯-5-甲基吡啶,但是铜盐络合法会给体系带来高浓度的盐含量而且含盐废水难处理。作为重要的有机中间体,需要2-氯-5-甲基吡啶具备较高的纯度以满足下游产品的生产制备,因此亟需找到一种简易、环保、安全和高效提纯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精馏-结晶耦合的组合工艺,用来连续化去除2-氯-5-甲基吡啶粗品中的同分异构体及其他杂质,达到高度提纯的目的。具体的,以2-氯-5-甲基吡啶的萃取油层为起始原料,经脱溶,除焦、精馏得到浓缩馏分,再经过悬浮结晶、洗涤分离、层结晶的组合工艺得到高纯度2-氯-5-甲基吡啶的方法。
一种蒸馏-结晶耦合工艺连续化提纯2-氯-5-甲基吡啶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将2-氯-5-甲基吡啶萃取油层在一定的减压蒸馏条件下脱除溶剂,脱溶后的釜料去除焦工序。
(2)对步骤(1)的脱溶釜料在一定的蒸馏条件下进行除焦,釜残为重组分副产物,蒸出的馏分去精馏Ⅰ工序。
(3)对步骤(2)蒸出馏分进行精馏Ⅰ操作,塔顶馏出液去精馏Ⅱ工序,塔釜液去下一步悬浮结晶工序;
经精馏Ⅱ处理,塔顶液为较高浓度的2-氯-3-甲基吡啶,作为异构体副产品收集;塔釜液回收了一定量的2-氯-5-甲基吡啶,返回精馏Ⅰ工序套用。
(4)采用悬浮结晶装置对重组分馏出液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扰动结晶,熔融液析出晶体形成晶浆悬浮液,悬浮液进入洗涤分离步骤,洗涤分离装置下端出来较纯的熔融液进入下一步层结晶,上端出来的过滤母液套用到除焦步骤。
(5)将熔融液降至一定温度,使熔融液全部结晶,然后以一定的速率升温至发汗温度,保持一段时间;结晶固体升温熔化得到合格产品2-氯-5-甲基吡啶含量为99.985%,发汗液去悬浮结晶步骤套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瑞祥化工有限公司;江苏瑞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宁夏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瑞祥化工有限公司;江苏瑞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宁夏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46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