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边缘计算任务卸载的判定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21989.0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5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叶卫;崔国宇;刘海洋;王红凯;戚伟强;许敏;李同;李德鑫;毕正军;顾天琪;王大伟;张智强;史光远;周继辰;武雨;张锋;邱昕;王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851 | 分类号: | H04L12/85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周际;龚镇雄 |
地址: | 31002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边缘 计算 任务 卸载 判定 方法 服务器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边缘计算任务卸载的判定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边缘服务器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设备参数信息,其中,所述设备参数信息为终端设备与边缘服务器建立连接之后发送的信息;获取终端设备的信道质量参数;根据设备参数信息以及信道质量参数,计算第i个终端设备的任务卸载判定值,其中i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根据第i个终端设备的任务卸载判定值确定该终端设备的任务是否卸载。本发明的边缘计算任务卸载的判定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运算简单,容易实现,可以提高边缘计算任务卸载的判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边缘计算,特别是关于一种边缘计算任务卸载的判定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的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终端设备承载着越来越多的功能,人们希望终端设备能处理多种任务。但是,终端设备的资源通常是受限的,因此不利于处理复杂任务。为此,边缘计算(英文全称:Edge Computing)的概念被提出。
边缘计算系统在距离终端设备物理位置相对较近的位置建立边缘服务器,终端用户可以将数据传输到边缘服务器进行处理,以降低终端设备的计算负担。终端用户将任务传输到边缘服务器的过程称为任务卸载。相对于已有的云计算技术,边缘计算具有安全、可靠、实时等优点。边缘计算系统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确定系统中的终端设备是将任务卸载到边缘服务器上运行还是在设备上运行。
基于此,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现有的边缘计算任务卸载的判定方案,例如基于优化理论的方案,普遍存在复杂度高,计算量大,不易于实用的缺点。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边缘计算任务卸载的判定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其能够降低计算量,提高缘计算任务卸载的判定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边缘计算任务卸载的判定方法,包括:边缘服务器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设备参数信息,其中,所述设备参数信息为终端设备与边缘服务器建立连接之后发送的信息;获取终端设备的信道质量参数;根据设备参数信息以及信道质量参数,计算第i个终端设备的任务卸载判定值,其中i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根据第i个终端设备的任务卸载判定值确定该终端设备的任务是否卸载。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设备参数信息包括:终端设备i的发送功率Pi、CPU计算能力Fi、计算单比特数据需要的CPU数Ci、待处理任务的数据量Di。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信道质量参数包括:终端设备i的信道增益Hi和噪声功率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设备参数信息以及信道质量参数,计算第i个终端设备的任务卸载判定值包括:
根据公式一计算所述终端设备i的数据传输速率Ri,所述公式一为:
其中,B为边缘服务器的总体带宽、Pi为终端设备i的发送功率、Hi为终端设备i的信道增益、为终端设备i的噪声功率、N是正整数;
根据公式二计算终端设备i的处理任务的功耗EL,i,所述公式二为:
EL,i=κ(Fi)2Ci i=1,2,...,N
其中,κ为功耗比例因子,Fi为终端设备i的CPU计算能力、Ci为终端设备i的计算单比特数据需要的CPU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19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器及其防火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解液和电化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