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传感器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19603.2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39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毛春雨;刘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京高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G01N27/416;G01N27/48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滕诣迪 |
地址: | 21551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传感 器用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三维球状Zn/Cu双金属纳米氮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取10mmol锌盐、5-20mmol铜盐、0.1-0.5mmol沉淀剂和0.1-0.5mmol二乙烯三胺溶于水和氮氮二甲基甲酰胺的溶液中,搅拌均匀后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内衬的水热反应釜中升温至130-150℃反应12-24h,然后降温至室温,过滤、丙酮洗涤后40-50℃下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前驱体,所述沉淀剂为尿素或环六亚甲基四胺;
2)将前驱体置于管式炉中,在氨气的氛围下,设置升温速率为10±2℃/min升温至250-350℃下氨化0.5-1.0h,然后以3℃±2℃/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50-500℃氨化1-2h,降温至室温得三维球状Zn/Cu双金属纳米氮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锌盐和铜盐为其硝酸盐、氯化盐或其对应的水合物。
3.一种Zn/Cu-GQD复合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以三维球状Zn/Cu双金属纳米氮化物作为载体,在甲醇中与石墨烯量子点相互作用形成;所述三维球状Zn/Cu双金属纳米氮化物由权利要求1-2 任一所述方法制备而成;所述Zn/Cu-GQD复合纳米材料的具体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三维球状Zn/Cu双金属氮化物置于无水甲醇中超声形成浓度为1-10mg/ml的分散体系;
2)向步骤1)的分散体系中加入石墨烯量子点,20-40℃下超声24h以上,得含Zn/Cu-GQD复合纳米材料的醇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Zn/Cu-GQD复合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量子点为未改性的石墨烯量子点、氧化石墨烯量子点、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羧基化石墨烯量子点、羟基化石墨烯量子点、氨基化石墨烯量子点或咪唑修饰的石墨烯量子点中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Zn/Cu-GQD复合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量子点为咪唑修饰的石墨烯量子点。
6.一种权利要求3所述的Zn/Cu-GQD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三维球状Zn/Cu双金属氮化物置于无水甲醇中超声形成浓度为1-10mg/ml的分散体系;
2)向步骤1)的分散体系中加入石墨烯量子点,20-40℃下超声24h-36h即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加入的石墨烯量子点的重量与分散体系中三维球状Zn/Cu双金属氮化物的重量比为0.5-1.0:1。
8.一种权利要求3所述的Zn/Cu-GQD复合纳米材料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可用于构建过氧化氢无酶检测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京高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京高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960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乙烯真空防腐保温管材的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通气液回转传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