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制造技术的板材压合粘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19027.1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6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何桂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善瑞佳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06 | 分类号: | B32B37/06;B32B37/10;H05K3/46 |
代理公司: | 杭州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俞培锋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制造 技术 板材 压合粘接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线路板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制造技术的板材压合粘接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顶端位于门架的内侧嵌入安装有工作台组件,所述门架的顶端的中部贯穿设置有热压机构,所述工作台组件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内侧的下端滑动连接有顶推件,所述顶推件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滑动架。本发明的线路板在压合的过程中,通过真空罩嵌入在密封槽内,通过电热压板对热压槽内的多层板进行压合,从而提高了其密封效果,保证了真空罩内的密封度,进而提高了压合效果,线路板压合完成后,通过滑动架推动顶推件,使得顶推件倾斜向上推动工作台内的压合板,进而使得压合板自动从工作台内被推出,便于工作人员取出,提高了工作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路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智能制造技术的板材压合粘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大部分的智能电子产品都开始向多层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单、双面板已经不能满足设计和使用的要求,而多层板在制作的过程中,压合处理式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压合处理就是利用高温高压使半固化片受热熔化,并使其流动,再转变成固化片,从而将一块或多块内层蚀刻后板、铜箔、PP环氧树脂以及牛皮纸粘合成一块多层板的制作过程。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层线路板压合装置(授权公告号CN208480082U),该专利技术通过电源开关控制装置进行压合工作,上缓冲板、中间基板和下缓冲板起到多层缓冲的作用,防止钢板与线路板碰撞,造成线路板损坏,压合过程安全,有效的降低废品率,当完成压合后,活动盘按压按压开关,控制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反向旋转,自动复位,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但是其在压合的过程中,不能提高其真空度,进而导致其压合效果不佳,且压合完成后,不能自动顶出压合板,进而导致工作效率不高。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制造技术的板材压合粘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制造技术的板材压合粘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智能制造技术的板材压合粘接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门架,且机体的顶端位于门架的内侧嵌入安装有工作台组件,所述门架的顶端的中部贯穿设置有热压机构,且门架的顶端靠近热压机构的一侧安装有真空泵,所述工作台组件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内侧的下端滑动连接有顶推件,所述顶推件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滑动架。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工作台通过螺钉固定在机体的顶端,所述顶推件和滑动架均位于机体的内侧。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工作台包括工作台本体,所述工作台本体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脚,且工作台本体的顶端开设有方形的密封槽,所述工作台本体的顶端靠近密封槽的内侧开设有热压槽,所述热压槽的内侧贯穿开设有一组倾斜向下的斜孔。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推件包括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一组倾斜向上的顶针,且滑动块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柱。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动架包括U型框,所述U型框的前后端均开设有倾斜向上的斜槽,且U型框的底端的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导轨,所述U型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动缸。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针嵌入在斜孔的内侧,且顶针与斜孔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柱嵌入在相对应的斜槽的内侧,且限位柱与斜槽滑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动缸的一端与机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导轨与机体的内侧滑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热压机构包括真空罩,所述真空罩的顶端的中部贯穿设置有第二气缸,且真空罩的顶端靠近第二气缸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真空罩的顶端靠近第一气缸的一侧设置有抽气嘴,所述第二气缸的底端位于真空罩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热压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善瑞佳运动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嘉善瑞佳运动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90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无人平台的海洋重力带状测量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轴承装配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