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智能化施工方法及其施工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15948.0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7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葛启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慧石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13;E04B2/00;E04G21/14;E04G2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3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建筑 智能化 施工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本发明通过建立通过根据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要求通过测量的进行BIM建模,并建立施工进度计划,同时输出相关数据,以此保障了加工精度,同时大大减小了劳动量,以此本发明工作效率高、劳动量少等特点;使用时可有效的提高外墙板铺设的平整度,从而可有效的防止墙面不平整而造成外墙墙板拼接安装的不平整,进而可有效的提高其拼接和安装效率;还可根据外墙墙面具体的实际设计方案选取外墙板,可有效的保证外墙板之间有序紧凑的拼接和安装,从而可有效的提高其拼接安装效率,进而可实现对外墙板的快速拼接安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智能化施工方法及其施工系统。
背景技术
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具有节能、环保、工期短的特点。通常提前通过模具将构件生产制作好,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装配施工。现有的操作方式在生产构件时多采用人工进行加工,效率不仅低,而且所需的劳动力是较大的。随着技术的发展,加工操作普遍为智能化,智能化加工操作所需的劳动力较少,为此我们带来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智能化施工方法及其施工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工作效率低、劳动量大等缺陷,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智能化施工方法及其施工系统。所述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智能化施工方法及其施工系统具有工作效率高、劳动量少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智能化施工方法及其施工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现场测量需要装配墙体的尺寸和需要的个数;
步骤2:根据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要求通过测量的尺寸和需要的个数进行BIM建模,形成对应的BIM模型,并建立施工进度计划;
步骤3:BIM模型输出需生产的装配式建筑的构件墙板打磨数据传递到打磨设备上;
步骤4:BIM模型输出需生产的装配式建筑的构件墙板打磨数据传递到裁剪设备上;
步骤5:根据BIM模型输出的数据在建筑物上打眼并安装龙骨;
步骤6:对装配式墙板之间进行拼接;
步骤7:铺设完成之后对墙面进行清洗。
优选的,步骤3中保证墙板的光滑平整,使用打磨机对墙板进行打磨处理,打磨完成后使用清洗机对墙板进行清洗,保证墙板的干净整洁,并使用热风机对清洗后的墙板进行干燥。
优选的,步骤4中根据测量的尺寸对墙板进行切割完成之后,对墙板进行清洗干燥。
优选的,步骤5中建筑墙面上放线打眼,然后把外墙板专用的钢制龙骨使用不锈钢的螺栓横向镶嵌在墙面上。
优选的,步骤6中将墙板铺装在钢制龙骨上,并使用十字平头镀锌自攻螺丝进行固定。
优选的,步骤6中在拼接的位置用胶进行封闭,在拐角位置的内部的空隙位置使用木方填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建立通过根据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要求通过测量的进行BIM建模,并建立施工进度计划,同时输出相关数据,以此保障了加工精度,同时大大减小了劳动量,以此本发明工作效率高、劳动量少等特点;
2、本发明在使用时可有效的提高外墙板铺设的平整度,从而可有效的防止墙面不平整而造成外墙墙板拼接安装的不平整,进而可有效的提高其拼接和安装效率;
3、本发明在使用时可根据外墙墙面具体的实际设计方案选取外墙板,可有效的保证外墙板之间有序紧凑的拼接和安装,从而可有效的提高其拼接安装效率,进而可实现对外墙板的快速拼接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慧石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慧石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59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润滑轴承
- 下一篇:一种气助式SCR尿素消耗量低故障诊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