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电池应力预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15912.2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6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孙琦;张姝;尹元;王赛赛;孙慧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乾运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85 | 分类号: | G01R31/385;G01R31/387;G01R31/396;G01N3/08;G01N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11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应力 预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电池应力预测方法,属于锂电池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预测模块根据待测锂电池所在的环境温度、所述待测锂电池的充放电周期对应的放电容量和属性的锂电池对应的拟合公式,确定所述待测锂电池的最大应力和充放电周期的映射关系之前,获取至少两个样本锂电池的样本数据,采用电子拉伸测试法,测试包装膜的纵向和横向形成载荷曲线,并进行处理,分别转化为包装膜的纵向真实应力应变曲线和横向真实应力应变曲线;测量膜片断面处的包装膜铝层厚度,根据所述包装膜铝层厚度对包装袋样品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电池应力预测方法,属于锂电池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锂电池来说,在使用和存储过程中,锂电池同样伴随有容量衰减和内部应力变化。当锂电池的应力大小达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导致锂电池的电极破裂、隔膜失效,从而降低锂电池的性能,缩短锂电池的使用寿命,导致锂电池短路等安全问题。因此,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人员需要根据锂电池的最大应力和锂电池的充放电周期的映射关系,为新能源汽车设计锂电池电池组。
然而,如何获取锂电池的最大应力和锂电池的充放电周期的映射关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锂电池应力预测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锂电池应力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预测模块根据待测锂电池所在的环境温度、所述待测锂电池的充放电周期对应的放电容量和属性的锂电池对应的拟合公式,确定所述待测锂电池的最大应力和充放电周期的映射关系之前,获取至少两个样本锂电池的样本数据,采用电子拉伸测试法,测试包装膜的纵向和横向形成载荷曲线,并进行处理,分别转化为包装膜的纵向真实应力应变曲线和横向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根据待测锂电池所在的环境温度、所述待测锂电池的充放电周期对应的放电容量和属性的锂电池对应的拟合公式,预测所述待测锂电池对应每个充放电周期的最大应力,所述拟合公式用于表征在至少一种温度和充放电周期对应的放电容量的组合下,属性的锂电池最大应力和充放电周期的映射关系;测量膜片断面处的包装膜铝层厚度,根据所述包装膜铝层厚度对包装袋样品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优选地,所述锂电池的充放电周期对应的放电容量、所述样本锂电池在每个充放电周期的容量保持率。
优选地,所述锂电池模组上对应锂电池模组安装位置焊接有螺母;在每根电池模组安装梁的上端安装有加强梁;在加强梁的两端焊接有端梁。
优选地,所述锂电池模组固定横向电池模组安装区和纵向电池模组安装区。
优选地,所述锂电池单元包括:正极集流体层、正极层、电解质层、负极层和负极集流体层,M≥1,N≥1,且M与N不同时为1。
优选地,所述锂电池材料杨氏模量和应力的测试系统进行操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述的锂电池应力预测方法,能模仿真实的电池系统使用情况;测试结果更准确。本发明可以围绕模组应力问题,测试应力变形量,应力力,螺栓强度,电池寿命末期性能表现等问题进行测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所述的锂电池应力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乾运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乾运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59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电池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军用鞋帮缝制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