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易风化岩质边坡裂隙涌水的集排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10548.0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78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许传华;曹作忠;代永新;张默;周玉新;占飞;张青;申其鸿;曾学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19/06;E02D3/00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常前发;奚志鹏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化 岩质边坡 裂隙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风化岩质边坡裂隙涌水的集排系统,是由集水系统、集水坑防淤堵系统和排水系统组合构成。集水系统包括分别布设在易风化岩质边坡(9)裂隙涌水部位两侧外缘的左、右导水墙(3)和布设在易风化岩质边坡(9)涌水部位下游的拦水墙(11),集水坑防淤堵系统包括坡面防护网(1)、坑内防护网(5)、墙顶防护网(2);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7),排水管(7)的上口与集水坑(6)相连、相通,排水管(7)的下口与下游截排水沟或采坑排水池(10)连通。本发明结构紧凑、寿命持久、稳定牢固、实施方便,能够有效实现岩体裂隙涌水的集中排出,防止坡面冲刷,增加边坡持久稳定性,可在露天矿山、建筑、水利、交通等行业边坡涌水治理工程中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岩质边坡裂隙水排除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易风化岩质边坡裂隙涌水集排系统及其施工方法,适用于各类边坡裂隙涌水(地下水)特别是对易风化岩质边坡面上出现多处裂隙涌水时的治理,可在露天矿山、建筑、水利、交通等行业边坡涌水治理工程中推广应用。
背景技术
岩体裂隙水可降低岩体抗剪强度,是边坡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该现象在易风化的岩质边坡更为突出,而排出边坡地下水是增加边坡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在露天采矿过程中,随着采坑的下移,上部边坡会出现涌水,如不及时疏排,将会冲刷下部坡面,增加下部岩体的含水率,降低边坡的稳定性,危及采矿安全,严重影响采场的安全运行,因此,急需将采场边坡涌水进行有组织排放,集中引流到排水坑。
中国专利ZL201820898669.0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边滑坡工程的串并联地下立体排水系统,该专利包括集水系统、泄水系统。集水系统包括集水井、井间导流管、仰斜排水管和出水口,相邻的集水井的底部之间通过井间导流管连接,井间导流管连接出水口;仰斜排水管的一端与集水井相连通,另一端位于坡体内部,仰斜排水管沿集水井的井壁向上倾斜设置;泄水系统包括泄水隧洞、渗流管和泄水孔。该发明装置埋于地下,主要用于防止和排除地表水下渗及基岩裂隙水渗流至滑坡区域,降低边(滑)坡区域的含水率。中国专利ZL201280049527.2公开了一种引导地下水的装置和方法,该发明涉及用于从潮湿的土壤抽取水的水处理单元,单元包括:细长收集部和抽取部,主要用于水平面地下水的收集和抽排;中国专利ZL201310025355.1公开了一种排土场综合治水技术,技术主要由截洪沟、防渗层、废石过滤层、挡洪墙等组成,解决排土场的雨水水害,适用于各类排土的综合治理。中国专利ZL201510769385.2公开了一种地下水的导排装置,它包括沉箱、预埋管、排水钢管三部分,适用于地下水垂直排渗,并为上部后续施工创造条件。
目前,已公开的地下水集排技术尚未出现岩质边坡裂隙涌水排除措施,特别是易风化岩质边坡裂隙涌水集排技术。专利ZL201820898669.0涉及到边(滑)坡地下水集排水技术,但系统复杂、工程量大、造价高,主要适用于滑坡治理,不适用于易风化岩质边坡的裂隙涌水集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寿命持久、稳定牢固、实施方便,能够有效实现岩体裂隙涌水的集中排出,防止坡面冲刷,增加边坡持久稳定性的易风化岩质边坡裂隙涌水的集排系统。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易风化岩质边坡裂隙涌水的集排系统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一种易风化岩质边坡裂隙涌水的集排系统是由集水系统、集水坑防淤堵系统和排水系统组合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05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