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漫散光、防尘的大棚编织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10345.1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6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厚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厚义 |
主分类号: | D06N3/00 | 分类号: | D06N3/00;D06N3/04;D01D5/42;A01G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3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散光 防尘 大棚 编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漫散光、防尘的大棚编织膜及其制备方法,该聚乙烯塑料大棚编织膜为三层复合结构,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外层、中间层和内层,所述的外层和内层均为高压低密度聚乙烯流延膜涂覆层,中间层为低压高密度聚乙烯编织布。本发明的优点是:制备所得塑料编织膜为三层复合结构,中间层高强度编织布保证了编织膜强度高、耐候性好,不易撕裂,使用寿命长。内层防雾防滴能够保证在流延涂覆高温状态下不分解,保证了防滴防雾效果能够持续数年,外层的防尘改性剂使薄膜表面张力降低等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漫散光、防尘的大棚编织膜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塑料编织以及流延膜涂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塑料大棚使用聚乙烯塑料薄膜,强度差,耐候性差,在使用时容易出现撕破、磨损、透光度降低速度快、使用寿命短等问题,需要每年都要进行更换,造成浪费及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农用薄膜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漫散光、内侧流滴防雾、外侧防止灰尘粘附的且使用寿命长的聚乙烯塑料大棚编织膜的生产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强度、漫散光、防尘的大棚编织膜,该聚乙烯塑料大棚编织膜为三层复合结构,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外层、中间层和内层,所述的外层和内层均为高压低密度聚乙烯流延膜涂覆层,中间层为低压高密度聚乙烯编织布。
所述外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聚乙烯80-90份、防尘母粒5-15 份、抗老化剂2-6份。
所述中间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聚乙烯90-100份,抗老化剂 2-6份。
所述内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聚乙烯50-70份、流滴防雾剂 30-40份,抗老化剂2-6份。
所述外层的聚乙烯85份、防尘母粒10份、抗老化剂5份;所述中间层的聚乙烯95份,抗老化剂5份;所述内层的聚乙烯60份、流滴防雾剂35份,抗老化剂5份。
一种制备高强度、漫散光、防尘的塑料大棚编织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抗老化剂和流滴防雾剂,同时按照外层、中间层以及内层所需的组分和重量份予以配比;
(2)将中间层所需的组分按比例混合,送入高速混料机中混合均匀,形成中间层原料;
(3)将步骤(2)制得的中间层原料送入挤出机,依次经过螺杆加热塑化和模头后成型,挤出为薄膜,将薄膜经水冷却,用刀片将冷却薄膜切割为胚丝,并通过预设的牵伸比,经烘箱或拉伸板拉伸成扁丝,扁丝再在120摄氏度条件下热定型,最后由卷绕机收卷成型;
(4)编织:将步骤(3)中的扁丝根据预设编织密度通过编织机编织成布,同时保持布面经纬均匀、平整和张力一致,使纬线平整;
(5)制备复合塑料编织膜:将步骤(4)所获编织布卷送入流延覆膜机覆膜;在编织布的外层,按步骤(1)中的外层配料覆膜一次得外层,在编织布的内层,按步骤(1)中的内层配料覆膜一次得内层;
(6)粘合:将步骤(5)的复合塑料编织膜送入热合机中粘合,粘合后按照要求尺寸予以切割。
所述的步骤(1)具体为:所述的抗老化剂的制备方法如下,称取聚乙烯颗粒料70-90份,抗氧剂3-6份,受阻胺光稳定剂10-20份,放入转速为1500rpm高搅机搅拌20-40分钟后,将融化的树脂切成块,冷却后粉碎成粉末状再进入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其中,挤出机一区为130度,二区160度,三区180度,四区180度,机头温度180度。所述的步骤(1)具体为:流滴防雾剂制备,称取聚乙烯粉料50-70 份,EVA10-30份,流滴剂10-20份,消雾剂3-6份,放入转速为1500rpm 高搅机搅拌8-15分钟后,进入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其中,挤出机一区为110度,二区130度,三区150度,四区150度,机头温度 168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厚义,未经刘厚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03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