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测量仪及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8363.6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1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谭克俊;石镜澄;王政奥;李佳鹏;蒙立伟;陈欣;鲁文沛;邓洁;潘蓉;李镇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26 | 分类号: | A61B5/026;A61B5/1455;A61B5/00 |
代理公司: | 21242 大连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杨威;董彬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量段 控制段 充盈 采集模块 毛细血管 测量 压板 时间测量仪 测量血液 测量仪器 测试位置 含量数据 上下转动 手指固定 壳体 可用 抬起 下压 血氧 转动 体内 采集 门槛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测量仪,包括压板、壳体,压板包括测量段和控制段,壳体内设有支点,测量段与控制段的连接处安装在支点上,压板可绕支点上下转动,测量段下方设有采集模块,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血氧含量数据,控制段下方设有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通过转动将控制段抬起并使测量段靠近采集模块。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的测量方法,通过第一凸轮将手指固定在测试位置,并通过第二凸轮下压和送开手指,测量血液再充盈时间。本发明结构简单,测量方法简单易行,极大了改善了目前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的测量环境,大大降低了测量仪器的使用门槛,可用于家用随时测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测量仪及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血液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微循环的基本功能是进行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正常情况下,微循环的血流量与组织器官的代谢水平相适应,保证各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流量并调节回心血量。如果微循环发生障碍,将会直接影响各器官的生理功能。毛细血管的血液再充盈时间可反映血液微循环的状态,对各种原因的动脉血液循环障碍,如各种原因的休克,肢体动脉梗阻性病变等的监测有重要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对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测量的仪器结构复杂,体积较大,价格昂贵,一般在医院中使用,难以实现家用,这不利于患者对自身情况的随时掌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测量仪及测量方法,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用于家用随时测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测量仪,包括压板、壳体,所述压板包括测量段和控制段,所述壳体内设有支点,所述测量段与控制段的连接处安装在所述支点上,所述压板可绕所述支点上下转动,所述测量段下方设有采集模块,所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血氧含量数据,所述控制段下方设有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所述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通过转动将所述控制段抬起并使所述测量段将手指压在所述采集模块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轮的转动中心与第二凸轮边缘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凸轮的转动中心与第一凸轮边缘的距离,所述第二凸轮距离所述支点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凸轮距离所述支点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均由步进电机驱动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与所述控制段相接触的位置分别设有两个圆滑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支点包括固定在所述壳体底部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转轴,所述压板上固定有连接架,所述压板通过所述连接架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上设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测试段和所述壳体的底部相连。
一种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的测量方法,利用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测量仪进行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的测量。
进一步地,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手指放在所述采集模块上;
步骤2:所述第一凸轮转动,将所述控制段顶起并使所述测量段下压,所述测量段使手指与所述采集模块恰好接触后,所述第一凸轮停止转动,此时手指没有压迫感;
步骤3:所述第二凸轮转动,将所述控制段继续顶起,使所述控制段离开所述第一凸轮并使所述测量段继续下压,所述测量段将手指紧紧压在所述采集模块上,所述第二凸轮停止转动;
步骤4:所述第二凸轮反向转动,所述控制段回落并与所述第一凸轮相接触,所述手指恢复无压迫状态,所述采集模块采集数据;
步骤5:通过所述采集模块所采集的数据,计算得出毛细血管在充盈的时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83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