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丙烯酸类粘胶剂的丁酮残渣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06561.9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42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婧婷;马斌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中天固废处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11/02 | 分类号: | C08J11/02;C08J11/04;C08F120/06;C08L33/04;C08L33/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地址: | 21411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丙烯酸 粘胶 丁酮 残渣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申请公开了一种含丙烯酸类粘胶剂的丁酮残渣的处理方法,属于工业废料资源化利用领域。具体处理步骤为:1)向丁酮蒸馏残渣中加入碱液并加热得到固液,过滤使固液分离,得滤渣和滤液;2)将所得滤渣加入酸/醇混合物进行处理,得到固液混合物,并固液分离得到固体和滤液;3)将所得固体用水冲洗得热塑性塑料产品和冲洗水;4)将步骤2)中所得滤液和步骤3)中的冲洗水用氢氧化钠进行中和后进行蒸馏,得到有机相和盐溶液,有机相加入与步骤2)相同的酸溶液后作为酸/醇混合物回用至步骤2)中,盐溶液通过蒸馏回收;5)将步骤1)中的滤液萃取分离得有机相和水相,将有机相进行精馏分离,得到丁酮。本发明工艺简单,符合绿色工业标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废料资源化利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含丙烯酸类粘胶剂的丁酮残渣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印制线路板行业发展迅猛,印制线路板工艺繁杂,在印刷线路板工艺过程中会使用丁酮作为树脂清洗剂清洁线路板,从而产生大量含有树脂的丁酮废液。该废液蒸馏可回收丁酮实现循环使用,蒸馏尾料中除有丁酮残留外还含有大量丙烯酸树脂。该类树脂为胶水/粘合剂的主要成分,粘度较大,转移和处理都比较困难,丁酮蒸馏残渣中丁酮含量为30%-60%,丙烯酸树脂含量为40%-70%,均为有机物。一般直接燃烧处理。
焚烧过程由于尾料中含有大量丁酮的存在,容易导致炉子爆燃,导致较大的安全风险,不能回收的丁酮在污染环境的同时是一种对资源的极大浪费。
CN 104031943 A涉及一种双乙烯酮精馏残渣处理工艺涉及化工领域,是一种双乙烯酮精馏残渣处理工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双乙烯酮精馏残渣废液中丙酮提取率低,纯度低,整体工艺时间长,效率低,处理后排出的液体残渣等处理不彻底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减压蒸馏后进行发酵处理,利用生物菌对有害物质进行分解的方法,其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处理废水废渣彻底。但该处理方法主要由生物对污染物进行分解,存在废渣无法资源化利用,处理时间较长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丙烯酸类粘胶剂的丁酮残渣的处理方法。本发明目的是介绍一种简单、绿色无污染的工艺,旨在以更好的方式实现清洗线路板后的丁酮蒸馏残渣的处置,实现了工业废弃物的绿色处理和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丙烯酸类粘胶剂的丁酮残渣的处理方法,所述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向丁酮蒸馏残渣中加入碱液并加热,至残渣固化成整块漂浮于溶液表面,过滤使固液分离,得到滤渣和滤液;
(2)将步骤(1)中所得滤渣加入酸/醇混合物进行处理,洗去滤渣表面的小分子有机物同时酸化有机钠盐,使热塑性塑料进一步成型,固液分离得到固体和滤液;
(3)将步骤(2)中所得固体用水冲洗至少三次后,得到热塑性塑料产品和冲洗水;
(4)将步骤(2)中所得滤液和步骤(3)中的冲洗水用氢氧化钠进行中和后进行蒸馏,得到有机相和盐溶液,有机相加入与步骤(2)相同的酸溶液后作为酸/醇混合物回用至步骤(2)中,盐溶液通过蒸馏回收得符合工业盐标准的对应钠盐和蒸馏水,蒸馏水回用至步骤(3);
(5)将步骤(1)中的滤液进行萃取操作,分离得到有机相和水相,将有机相进行精馏分离丁酮和萃取剂,并将丁酮回收,萃取剂回用;水相则回用至步骤(1)制备所述碱液。
步骤(1)中所述加热温度为70-90℃,加热时间为1-6h;所述碱液为质量分数为20-50%的氢氧化钠溶液,其中氢氧化钠溶液与丁酮蒸馏残渣的质量比为2:1-5:1。
步骤(2)中所述酸/醇溶液中酸:酮的质量比为1:5-1:20,酸/醇溶液与滤渣的质量比1:1-3:1;反应时间为0.5-1h,反应温度在20℃-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中天固废处置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中天固废处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65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